会说话的“盲杖”、锁起来才能用的防盗自行车、从植物中提取的无毒染料、可以杀死传染病毒的“健康墙”……正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本届大学生“挑战杯”决赛作品展上,一件件科技新品纷纷亮相,注重实际使用,注重未来的产业化。然而,展会上少有企业家的身影。大赛组委会发布的消息也表明,前几届的比赛,企业界对获奖的学生创造发明也少有问津。
东华大学硕士杨晓燕拉着记者到她的展位,介绍了她的“无毒染料”。它从大自然植被里提取,无毒无害,成本还是进口染料的十分之一。她指着衣架上一件用“无毒染料”染成的毛衣说:“我们这项技术已较成熟,可就是找不到企业来开发,你能帮我报道吗?”
同济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傅正佳发明的“智能盲杖”,遇上红绿灯变化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市残联曾给予高度肯定,可就是没有企业相中。他说:“如果有企业让大学生的作品实现了产业化,这才是对校园创新真正的鼓励。”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小豹介绍说,“挑战杯”刚举办的四届比赛中,学生的作品多是理论研究。从第五届起,主办者考虑到科技创新与实用的结合,每次都邀请企业参加“科技作品交易会”,此后每届的交易金额都在上升。但记者了解到,上一届在广东举行的“挑战杯”上,“大学生科技作品”拍卖会推出了91个项目,结果仅成交了10项,总金额只有50万元。
在美国,许多企业机构经常举办各类“点子”比赛,吸引大学生提供各种“奇思妙想”,最终获奖的多为那些思路惊人、有待于求证的项目,随后由风险基金和企业加入投资研究,虽然多数被证明是无效的,但其中如有一项成功,必是轰动性的科技成果。
“企业从学生手中取过‘接力棒’,再深入研究,这才是创新之道。”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师如是说。明天,本届“挑战杯”将邀请60家沪上企业与大学生面对面讨论项目合作。大学生们今年是否可圆一个“创新之梦”,还将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