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永胜
日本的民族性格一旦形成“集体非理性”,危害极大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2005年中国外交全面收获的喜人局面中,处于冰点状态的中日关系显得非常扎眼。尤其是,从日本近来的形势发展来看,两国关系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9月11日,执政的自民党以多数优势赢得了大选。这表明,日本选民对小泉的强硬路线是肯定的。10月31日,小泉宣布改组内阁,新内阁的最大特点就是进一步右翼化。这其中,以典型的右派人物安倍晋三出任官房长官最具代表性。最新民调显示,反对小泉续任首相的人数高达53%,而支持安倍出任首相的却超过半数。日本国民在“强硬”与“更强硬”之间的取舍,明确无疑地向世界昭示了日本民意进一步右倾化的趋向。在此情况下,正视“日本问题”中的民意因素,成为对日外交不可回避的问题。
民意的“集体非理性”
在选举政治的运作模式下,政府的决策与其说是反映着政客的立场,不如说是迎合了选民的口味。就外交而言,作为国家“法人代表”的政府,其决策都是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争端无疑最符合国家利益,因此一般来说,政府的决策都还是比较理性、温和的。
相比之下,民意却表现出典型的“集体非理性”特征。由于普通公民在法律意义上并不承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他们对于国家政策的选择,更多的是表达个人意愿和宣泄个体情感。结果,民意的政策选择大都比政府明显强硬。需要甄别的是,这种强硬虽然貌似“爱国”,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后果则可能导致“误国”,甚至“害国”。
就日本而言,如果从正面上说,其民族特点在于,国家意识强、危机感强、注重内部团结、富有凝聚力等;如果从负面上说,则是偏狭、自私、缺乏正义感和包容意识、自尊心过强、易狂热等。这样的民族性格一旦形成“集体非理性”,危害更大。在此情况下,如何争取日本民意朝着有利于中日关系的方向发展,就成为中国对日外交的重要任务。
日本民意:从历史到现实
从历史和现实上看,日本民意在中日关系中都扮演了非常复杂的角色。历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给邻国造成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对于战争责任,我们传统上一直将其归于“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的倒行逆施,普通的日本国民不仅是无辜的,而且也是受害者。
事实上,普通的日本国民固然是战争的受害者,但他们同时还是战争的狂热支持者和参与者。其对战争表现出的高度“热情”,在世界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反战力量当然也不是没有,但其声音之小,可以说完全淹没在战争的狂噪声中。
对于上述现象,我们过去大都将其归于“受军国主义毒害”的结果。“受毒害”固然是事实,但考虑到时至今日本社会仍然不肯对战争作出深刻反省,而认可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人却一直占半数以上,那么将当初的责任简单地归于“受毒害”,显然缺乏说服力。这样的“受毒害”,与其说是被动接受,不如说是主动要求。
其实,当年日本各界对战争的分歧,主要并不是从道义上质疑战争的正义性,而是着重讨论怎样的战争规模才最符合日本的利益,以及如何分配掠夺来的财富才“最公平”等。承认这一点,虽然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可能很痛苦,但事实确是如此。
争取民意是对日外交重要课题
在此情况下,争取日本民意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与政府立场相比,民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其实就是“社会思潮”“时代思潮”的一部分。因此,它一旦形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一年半载就能转变的。这就意味着,争取日本民意朝着有利于中日关系的方向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外交工程。
不过,虽说民意在初级层次上呈现出“集体非理性”特点,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对它听之任之。只要措施得力,工作到位,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在刚刚履新时,就前往普通日本民众家做客,这无疑是有助于争取日本民意的做法。近年来,诸如“中国文化年”之类的活动在世界各国不断举行。其实,这样的活动,对于一向对中国缺乏理解和信任的日本民众来说,显得更需要。笔者认为,既然争取日本民意对于改善两国关系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那么在以后的对日外交工作中,就不妨加大这方面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