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宋宁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再是上海家长瞄准的“头号目标”,道德、心理和身体健康才是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三大标准。这是今天上午,记者从上海市妇联、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上海市家庭教育发展状况最新调查中得知的。
这次以“城市发展与家庭教育”为主题的调查,是近年来上海相关调研中规模最大、抽样覆盖面最广、涵盖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调查为期一年。课题组从全市6个主要行政区、10所学校、15个社区中,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进行调查。首期公布的数据中,记者发现上海家庭教育发展呈现四大新特点: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超过关注学习成绩
大多数上海家长认为下一代的道德(65.9%)、心理(60.5%)和身体健康(48.0%)是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三大标准。其中家长最看重的是道德发展,心理健康取代学习成绩(35.3%)成为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重视理财毒品教育生理卫生较难开口
信息社会知识“爆棚”,家庭教育也增加了新内容,理财、网络、艾滋病、毒品等知识开始成为家长们关注的内容。46.1%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30%的家长说曾与孩子就毒品问题作过讨论,17.8%的家长跟孩子谈论过艾滋病的话题。但生理卫生教育对于76.2%的家长来说还难以开口。
教育期望普遍偏高应试教育阴影难除
教育期望值普遍偏高仍是当前家庭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对学历的高期望却反映出家长尚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调查显示,本市41.8%的家长希望子女至少拥有大学文凭,23.6%的家长希望子女拥有硕士文凭,16.3%的家长希望子女拥有博士学位。
家庭生活三大主项抚育教育以及娱乐
家长和孩子如何相处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数据表明,61.6%的家长和子女在一起是为了照料他们的生活,其次是阅读、学特长和做作业等,约占50.13%。再次是娱乐,约42.7%的家长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