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1日讯(实习生 黄超 记者 刘鑫 焦恭森) 今天上午,开发区辛安村村委南侧的工地上,发现一口大水井和3座古墓,考古人员初步发掘后宣布,这是一口战国时代的古井和3座汉墓,青岛地区发现战国时期的水井还属首次。
今天上午,记者接市民李先生反映后迅速赶到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施工中发现一个用青瓦垒起来的圆形水井口,井口直径70厘米,垒井壁的瓦片纵横交错,但无论朝着哪个方向,瓦片都倾斜30度。
记者看到,水井旁边放着很多出土的青瓦,还夹杂着部分红瓦,这些瓦片上有很多不规则的花纹。黄岛文物管理所文物专家李居发告诉记者,根据花纹判断,这应该是战国时期的瓦片,也应是战国时期建的水井。上午10时许,施工人员付先生从井里抱出一块大石头,上面有很多圆圈和条纹。李居发说,根据这块石头上的花纹,能够看出是人工雕琢,应是战国时期的磨盘(碎片)。
“不可能只有水井,旁边也许还有墓”,李居发说,根据水井的口径等情况分析,这口井每天的出水量能满足60人以上的生活用水。上午11时许,工作人员在水井左侧约200米远的地方发现了3座汉墓,李居发安排人立即封锁保护。
李居发说,从这口战国时代水井的出土,可以推断这里可能是史料记载中齐国的边疆安陵古城,战国时期齐国的军营,而水井周围的古墓,应该是后来所建。他说,从古井里还发现了少量汉砖,可以判断这口井是战国时期被埋起来的。他说,青岛地区发现战国时期的水井还尚属首次。当地居民潘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个养马场,专为军营养马。(请李先生到本报领取线索费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