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的采访开始前,记者照例要询问被采访人的姓名,她摆摆手:“我只是个普通人,我的姓名大家知道不知道无所谓。重要的是这张照片,和照片背后那段历史,作为一名军属,一名妇女,我更应该铭记毛主席的恩情。”记者只知道,她姓王,66岁,现住临淄区军休所,老伴从前是一名飞行员。光荣的家属代表
1959年,王女士来到丈夫所在的沈阳军区空军某部队给养股,成了一名随军家属。1963年,部队成立空军家属党支部,组织了民兵连,所有的家属一起参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我原来在威海老家是当教员的,部队领导就让我担任了支部的许多工作。当时谁也不愿意落后,整天忙忙碌碌。”
1967年,毛主席号召所有部队家属“从家门里走出来”,军区的100多名家属参加了被服厂等工厂的工作,工厂不忙的时候,就下地干活。因为在家属支部里的工作比较多,常常是别人都回家了,王女士还要再继续整理一天的材料,安排第二天的劳动,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睡觉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后半夜了。王女士说:“那时候年轻,没觉得累。再说,家属们都不愿意给部队拖后腿,干劲个顶个的足。”“四好”代表进京汇报
不久,王女士所在的空军家属支部被评为“四好连队”家属先进集体,她作为代表,于1967年底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的“四好连队”会议。
“我原以为到北京就是开会,介绍家属工作的经验。但能见到毛主席,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而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就在1968年1月26日上午发生了,至今,王女士还能准确地说出那一天。那一年,她27岁。
提前一天,上面下了通知,让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第二天早上集合,到人民大会堂。王女士以为是会开完了,让大家合影留念,或者是参加别的什么集体活动。“大门开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了进来,听到我们鼓掌和欢呼,主席也跟着拍起手来。我当时愣住了,眼泪就刷得流下来了,眼前朦胧一片。我拼命想咬住嘴唇,不让眼泪流下来,好把毛主席看得再清楚些,可自己就是不争气。”王女士说,主席走到哪儿,她的眼睛就跟到哪儿,“我当时想,是不是做梦啊,要真是做梦,我也要梦得长一点。”王女士的嘴唇一直颤抖着。
半个多小时以后,毛主席跟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离开了。听着大家的讨论,王女士才渐渐相信自己的的确确是见过毛主席了!当天,在京开会的人唱歌、跳舞,整整一个晚上都没人回去休息,比过年还高兴。回到沈阳以后,王女士总觉得自己不能跟别人一样,“见过毛主席的人就更应该多干活,干好活,尤其是有难处的时候,我就更要坚强。”毛主席是咱恩人
1987年,王女士跟随离休的老伴来到临淄区军休所,“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一遍遍地给他们讲当年的故事,听大了儿子女儿,孙子孙女接着听,他们都能背过了。”(记者毛琳琳)
编后:
一代历史伟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曾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巨人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了那个年代一个又一个感人的镜头。为了缅怀前辈,重温那段感人的历史,本报今起推出“我和伟人有缘”系列报道,不论是一个故事,还是一张照片,只要记录你和伟人那难忘的瞬间,都欢迎你讲述给我们,与大家分享。联系电话:(0533)358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