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平壤“一百”
自从有了自由市场,据说平壤的商场要冷清了许多。在平壤,大型百货商场屈指可数,最大也最为著名的要数市中心的平壤第一百货商店(“一百”)。去年国内许多媒体热炒“温州商人曾昌飙承包朝鲜商场”,讲的就是这里。这位曾先生靠炒作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而“一百”至今却依然是老样子。
“一百”商场总共5层。因为能源紧张,商场里开的灯很少,总是显得有些昏暗。中央的自动扶梯一直没见开过。商场的格局依旧是柜台式的,一部分货源不是很充足的商品(一般都是朝鲜国内自产的),在柜台上只是作为展示,并不真正出售。而其他能卖的东西,从品种丰富程度来看,似乎还比不上自由市场,价格上却没有太大区别,门庭冷落也就不意外了。
不过,百货商场保留了凭票供应特殊商品的功能。在“一百”门口,我看到了一张告示,上列着因朝鲜劳动党建党60周年而面向普通家庭销售的特供商品,包括儿童及成人的内衣和鞋子、结婚礼服衣料、衬衫布料、男士西服面料以及女性用“春香”牌化妆品。这些商品的价格十分优惠,一件内衣只需要几十元朝币,而同类商品的正常价格达一两千朝元。
“老外”若是到百货商场购物,有时会享受到“特殊待遇”——被要求用外汇支付货款。目前在“一百”,外国人如果购买进口商品,可以直接支付朝币,但若想买朝鲜本国生产的商品,必须将朝币标价按一定的汇率折算成外汇支付,而且不同的商品采用的汇率也不尽相同。比如,完全使用朝鲜原料生产的商品,使用美元对朝元1∶150的官方比价,而由朝鲜国内厂家使用进口原料生产的商品,则采用当时的调剂汇率。所谓调剂汇率,就是参考了市场上半官方的兑换所(相当于民间钱庄)定出的汇率。目前美元对朝元为1∶2350左右,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1∶2600,与官方比价相差悬殊。
按照目前的实际行情,150朝币在最平民化的市场里也只能买到1个鸡蛋,或1块半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