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栏目介绍
主讲人:王昱斌
1、《看北京》的特点
原生态:真实的表现事情的原貌。强调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要不经雕琢,它自然是什么样的我们就把他拍成什么样,做成什么样。
例:《北京关注》——北京哪烫?节目中有非常显眼的字幕,“国贸桥东”,这就是要提醒看过节目的观众这有危险要注意。其实《看北京》所有的节目都有这样的特点,目的是要让人有真实的感觉,同时有实用性,能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帮助性质的信息。
2、《看北京》的节目构成
《北京这一刻》这个版块也是最能体现节目的原生态的。它的形态特点是只用镜头画面来展现人物或事件的面貌,在片子里尽量不用配音,也能让大家看明白北京这一刻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
特点一、整体中的个体。比如某个胡同,胡同里大家都在忙着给煤腾地儿,这是一个整体的表现。可是每个人在这里的状态又各不相同,每个人说的话也不一样,最感人的、最能吸引人的往往就是这些个体的表现。
特点二、常态中的变态,比如一个路口有一个保安在值勤,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情景,是一种常态。可是如果和他聊聊就会发现一些新的信息,有可能今天是他第一天上班。这就是常态中的变态了,他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呢,也可能路口今天有什么突发事件,我们要注意关注局部或个体的常态或变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这个版块立体起来。
以此类推,《北京这一刻》可以发散出许多许多和他相关的小版块。比如说,北京的凌晨,北京的阳光下,北京的前半夜、北京的后半夜。比如我们拍北京的后半夜,我们可以关注酒吧,三里屯那地方大家都在喝酒,我们去关注那些地方,想想他们喝多了的是什么状态,再细想想,女的喝多了是不是比男同志喝多了还要滑稽?这就是要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那些普通观众看不到的。
《北京关注》这一版块就是由栏目向观众征集新闻线索,比如元元说:我们下一周关注北京公交车站的秩序。我们以后会策划出许多类似的选题。比如下雨的时候,我们用发短信的形式或是以节目作宣传片的形式告诉大家,现场抓拍一些水溅到行人或骑车人身上的画面。这个题材就我们每个观察员来说,可能是单兵作战,可能只拍到一两个镜头。可是如果把所有征集到的东西都集中起来,这样我们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几十条,都是水溅到行人身上的画面。这样我们就把这个选题规模化了。这样的现象集中播放在电视上也更能强化人们对自身素质的认识。这个栏目可以说是一个相互呼应的集约化的版块。
《北京目击》主要是观众、观察员 、记者拍摄的带有新闻现场感的片子。比如说,像撞车的、打架的这些突发事件。我们看到之后就把他记录下来。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以往我们的观察员关注更多的可能是事件本身,而我们希望大家不光要关注事件本身,同时也要注意周围其他人对这件事的反映态度。这有时也很关键,因为围绕这件事的当事人他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可能只是其中一个目击者说了一句什么话,都有可能左右这件事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这些东西。
《北京闪客》就是我们的观察员和我们的观众组成一只小分队秘密的潜入到某个地方,然后布置任务进行拍摄,同时我们的记者对观察员进行跟踪。拍摄过程中,注意记者和观察员的交流,还是采取原生态的方式让观众知道这就是某个观察员拍的,最后还会让观察员自己对自己的拍摄做一句话总结。
《北京抽样》他的形式是,我们把小DV交给观众,让他们拍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在我们的节目中播出。在这里我们有两个层次要抓住,第一个就是他拿到机器的状态,也就是第一反映要记录下来。因为我们都是随机送DV,所以拿到机器的人的反映都会各不相同,也比较有意思。第二个层次是看他都拍了些什么,可能有些也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东西。
《北京故事》这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版块,也是要给大家讲一个层次相对比较丰富的故事。这也是相对于前面说的那些版块而言的,我们不光说那些小事,我们还要讲深层的故事。这里要强调的是原来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已经发生完的故事,想知道故事的经过就只能找一个当事人或目击者来回忆。而以后我们不单要关注前面的故事,还要将他延伸,要着重记录事件以后的发展过程。因为事情会如何继续发展,都是未知的,这些也都是观众最期待的,也最能吸引人。
总结:
以上这就是我们栏目中一些重点版块的大致介绍,只是给大家一个基本的、初步的认识。要想做到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大家能多送些素材过来,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针对不同的题材,对照不同版块的要求进行逐一的说明。但总体来说,我们的选材范围还是很广泛的。大家在拍摄的时候也不用考虑具体要放在哪个版块里,这些工作都由我们的编辑记者来完成。作为观察员来说,只要能把最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就是最大的成功。
二、采访技巧(几点经验之谈)
主讲人:董波
1、把采访人的状态要还原到生活中去。
例1:一个大妈在抖空竹,技术特别的好,还有很多的花活。可是对大妈采访的时候她是坐在花坛上的。其实如果让她一边抖着空竹一边说效果可能会更好。等他抖完了回到花坛旁边说那种状态就没了。
例2:以前拍一些反映问题的片子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把反映问题的人拉到现场上对着镜头说。这种感觉很死板,很空洞。他虽然在现场,可是现场到底是什么样的?你也只能去猜测。如果他在现场一边介绍着一边说,让他运动起来,状态就比较自然了。观众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3:观察员拍到一个特殊的交通协管员,这个协管员动作非常帅气,把车站的秩序也指挥的井井有条。相关的公交司机和等车的乘客都对他有好感。不过这个人始终戴着一个墨镜,直到采访结束我们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其实在采访的最后如果能让他把眼镜摘下来,看看他长的样子,这样整个片子就会显得更有人情味了。
例4:观察员拍到一个老大爷锻炼身体的素材,这个大爷的特点就是柔功特别好,其中一个画面是他坐在健身器上,把腿一下就掰到后脑勺了,旁边的大妈看了以后都不敢往那坐了。这个画面很生动, 大妈的表情也很自然,大家看了都觉得有意思。可是这里就却了一句采访,如果这时候能问问大妈有什么感受?也许她会说出一番意想不到的话。这就说明,在现场的时候除了要记录当事人的状态,注意周围人的一些感受也很重要。因为只展示了当事人的生活,没有其他人的评价显得不够生动。
小结:以上说的这些要注意的细节其实都是在拍片子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出来的经验。以后大家拍的多了,注意总结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体会。
2、突发事件怎么拍
对突发事件的记录,说容易也容易,只要马上拿出机器来拍就行了。可是说难也难,因为有很多情况都是要根据现场的情况来定的。比如到底要拍什么?
例:两辆车相撞的现场,我们要找到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细节,看看撞车的印,看他撞的有多么惨,看看开车的人伤的怎么样,象手有没有受伤,给他一个特写,最核心的画面一定要有。再一个就是一定要着重抓住人的状态,因为人的状态才是我们最要去了解去看的。
3、好奇心很重要
无论是做记者还是观察员,首先要有一个好奇的心态,你和别人同时看到了身边不和协的事情,我们应该比别人更要注意思考,才能注意到别人不易察觉的事。作为一个观察员碰到什么事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4、让摄像机成为我们的眼睛
把看到的事情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要寻找目击证人,因为我们不可能什么时候都能保证第一时间赶到,他们之前在说什么在干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拍摄现场要注意记录同期声,就是现场的人们都在说什么,交流什么,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快的进入到状态当中。
5、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虽然记录事件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也不是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是很重要的,你想要表现的东西一定要突出表现。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多的注意一些细节,可能这样拍出的片子会更好一些。
6、我们在现场的作用
我们不但要注意拍摄现场,还要注意我们也在现场,要突出我们在现场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不能在现场什么也不干,要让观众觉的我们的观察员不只是记录拍摄了现场还参与了这件事情。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不是麻木的旁观。
7、不要轻易关机
我们在和当事人进行交流采访的时候,往往他们的状态是紧张和不自然的。可一旦关机了,就发现他的状态突然就不一样了。因为当我们在拍的时候他可能是一种被采访人的状态,但关机以后他就变回了他自己。所以不要刻意的去采访,也不要轻易的关机,也许在他放松以后会拍到更真实的东西。
8、尽量发现一些有情趣的片段
前一段时间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情趣的片段,就是一个人牵着一条大狗在机动车道上漫漫悠悠的走,我当时一闪而过就觉的他们挺不安全的。但是实际上,因为他的那条狗是一条大藏獒。他怕走在人行道上吓坏别人,所以只能走在汽车的最里道。也就是说,我们在某些事情上应该多考虑一下,可能别人会有他的用意,所以在看事物的时候,要着意以其他的视角去观察,就看你怎么去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