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某日 初识
坐车,从双井坐300路,安贞里换387不到一小时就来到了秀园,比想象花费的时间要少。下车后向东走点就寻到了阳光新干线小区。绕场一周,手握着地址犯起了嘀咕。据朋友介绍说,这里是一档新节目的制作中心,可这周围都是小区,哪像一个做电视的样子?手里握着要联系的电话号码,想了想没打---一个记者如果自己连路都找不到还做什么新闻?问保安会所在那里,保安指给我,路口拐角处的二层楼就是。径自前往,楼前正在施工装修,尘土飞扬。玻璃上贴着一个小纸条---招聘上二楼。进屋,上楼….
空荡荡的大厅,散乱的堆着施工材料,通体的透明玻璃着实醒目,民工们在旁边干活,一切还都是本初状态。二楼旁边的小屋里,见到了新节目的核心创始人王昱斌及刘春玉。交简历、照片、作品,话题开始,话题结束,十分钟左右,了解了是新闻节目而非我之前熟悉的专题片、日播而非周播,有机遇而又有挑战,“又是一次全新的开始。”我心中暗念。告辞回家,路上顺手买了一本《北京旧事》回去消遣。
11月1日 记者集体培训
电话通知应该是在一周前,地点还是老地方,只是换到了地下室的教室。楼前的道路因要改成文化广场而正在翻新重铺,会议下午两点开始,我提前了10分钟到,结果发现屋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大约30个左右的样子,看感觉大约都是工作过时间不长的。于是拣最后一排坐下,先来的人里好像有很多互相很熟络,或者是做出很熟络的样子。普遍长相一般,不由怅然,做新闻的记者美女咋就这么少呢?继而恍然,天天在外面风吹日晒,与休息过不去,美女哪能吃得了这苦。由此格外留意了几个长腿细腰精心修饰过的,看她们细长的鞋跟,不由对此等是否选准了自己的定位找准了想做的节目暗自起疑。有几个看来应为已经入组的工作人员应该就是王昱斌所说得原《7日》的骨干,个个膀大腰圆,想想也是,7日拍的尽是老百姓们爱看,奸商痛恨的节目,不够分量的恐怕也没那个胆量。两点左右,一手持dv的工作人员开始拍摄,投影、话筒一切正常。点名,会议开始
会议分为四部分,首先王昱斌给大家介绍了节目诞生的缘由,对节目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接着为大家播放了样片,样片看来是花了本钱制作的,轨道、摇臂样样俱全。构图也不同于常规新闻节目的四平八稳,更突出了一些不规则构图,画面叙事的强调和互动的完全开放让人惊喜。节奏和游戏性赋予了片子时尚感与新颖性。两台机子在切换时,连拍近景的摄影记者都被故意摄入画面中,看来是想力图塑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真实感。片中所配的funk音乐与崔建的超越那一天令我映像深刻。在看完片子后,大家有一场短暂的发言讨论,之所以短暂是因为积极发言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可以看出来,王昱斌很希望能形成一种互相积极讨论碰撞的氛围。最后则留下了一次类似于摸底般的练习作业—找选题。收拾、回家,坐车,一路无话,对节目的体会加深,不再听mp3,努力想用眼睛找到一些平时忽略的人和事…
11月4日 交选题
之前花了两天时间去思考,看北京的框架结构理念基础变得清晰,首先保证真实感受性,选题就从自身找起,又想到要区别于其他的新闻节目,所以切入点尽量能够贴近生活而又独特。想起以前等夜班车等了两小时没车、想起学车时早上六点出门见到的正在摆摊的小贩、想起住在报亭里面的卖报人、想起出门时看到睡在门口发抖的猫、想起动物园里的动物、想起朋友穿着西装挤公车的尴尬….想,然后筛选、写、打印、出发。
午餐前赶到,提交了选题。王昱斌与赵一工评论了选题,对于观察哨的开拓上提出了很多意见,具有启发性。另外:鉴于每个人的特色素质各不相同,他们想出了一个新招,下次会议让我们自己给大家讲讲选题的形成过程。一是能够结合自身例子讲讲经验。二是大家年龄都比较相近,可能更容易沟通。三是这也是一种培训方式。欣然领命!
11月8日 讨论
下午两点、地下教室,会议依然有人录像。我猜以后这些素材都有可能做成节目。讨论是热烈的,开放的,于是有更多的观点和想法介入,感触良多…
11月12日 转换思维
逐渐习惯于随时随地关注身边的任何事,一个环卫工人用一根6米左右的长杆试图捅下被风吹至树梢顶部的塑料袋,尝试,够不着,踮着脚,还是够不着,找东西垫着依然失败,想出种种办法却无一成功,表情随着情绪不断的变化,执著而又敬业,周边路过行人的神态反应各异也很有意思,间或会有行人来帮忙,却依然无法成功。当他好不容易找来一凳子,眼看就要成功时,塑料袋却被风吹跑了。
遗憾随身只有纸和笔,没有记录图像的工具。
接到通知,周一正式参加例会
了结身边所有不重要的事情,决定投入全部的精力进入《看北京》
11月14日 例会
元元来了
一切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