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建设了12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明年南京还要再建120万平方米,廉租房也要供应500套以上,但中低价商品房的增量比今年会减少三分之一。昨日,南京市人大审议了明年城建的“十大任务”,其中住房保障依旧被列为重点。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这三房工程关系到众多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保障。虽然政府在“三房工程”上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许多不符合廉租房条件、又买不到或买不起经适房而处于“夹心层”的困难家庭亟须关怀、中低价商品房配套工程遭遇无人问津的窘境等等。【数据】
廉租房:明年供应500套以上,比今年供应量有所加大
经济适用房:明年新开工12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与今年建设规模持平
中低价商品房:明年新开工35万平方米,比今年减少三分之一【趋势】经适房廉租房供应不减
昨天审议的南京明年城建“十大任务”第九项明确:2006年继续建设兴贤佳园、仙鹤门三期等片区经济适用房,新开工12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这与2005年120万平方米的建设规模完全持平。
而用于保障低保家庭的廉租房明年也将供应500套以上。之前南京曾制订的“三年供应1000套廉租房”计划,其中2004-2005年已供应给拆迁户300多套,还有100套左右今年年底将供应给60岁以上孤老、一级残疾人等。明年500套的供应量相比今年也有所扩大。南京房管部门有关负责人昨日介绍:明年120万的经济适用房都是原有九大片区的二期、三期工程,这些小区明年不仅规模大了,还将完善配套。比如景明佳园南侧明年还开发荷塘村项目,该小区目前已经引进了超市、配建了小学、中学,只是现有的2条公交线还不太够,明年将争取增设线路,切实方便低收入家庭生活。中低价商品房增量减少
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在谈到明年的“中低价商品房供给”时透露,“明年中低价商品房新开工35万平方米,竣工25万平方米”。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中低价商品房开工建设量为50万平方米,35万平方米的增量相当于今年的2/3。
关于今年5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房的目标执行情况,南京市建委表示“要过半个月左右才能公布”。根据年初的设想,“今年推出的5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房,除少量成片开发外,基本都采用新模式开发”。这个“新模式”就是“在挂牌出让老城以外、5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小区建设用地时,有选择地附加中低价商品房的配建条件,即小区建设中必须包含约10%左右的中低价商品房”。实际上,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块配建用地挂牌出让成功。
南京已成片开工的中低价商品房有栖霞区南湾营百水家园、河西雨润南路双和园、下关区幕府西路幕府佳园和宋家洼四个项目。其中第一个中低价商品房项目“百水家园”,已于去年8月竣工,共提供中低价商品房1500套。已于今年竣工的“双和园”可提供中低价商品房1000余套,今年6月已交付使用。“幕府佳园”于去年10月底开工建设,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06年5月交付使用,共可提供中低价商品房约1700套,年底全部竣工。宋家洼地块共建21栋、1144套住宅,售价最高3800元/平方米,第一批居民有望明年6月入住。【问题】两类保障中出现“夹心层”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房源似乎都是“有增无减”,但实际生活中窝在几平米坯棚中的困难家庭居住环境是否能得到彻底改善呢?
杨文建,南湖康福村7幢12号102室三户住户之一,一家人和另两户家庭挤在40多平米的小屋中已经18年了,申请实物廉租房不够条件,因为廉租房申请条件是60岁以上的孤老、一级残疾人的低保家庭才行。虽然近期拿到240元的租房补贴,但并不够租一套房,只能稍做缓解。更多“两头不靠”的夹心层家庭困境在今年廉租房的申购过程中显现出来:有对夫妻都是残疾人,却因都不是一级残疾,无法申请实物廉租房;白下区一拆迁户,按老法拆迁只拿了6万拆迁款,无力购买近10万的经济适用房;还有秦淮区一社区主任给记者打来电话,称辖区内一个老太太,无儿无女,只有400-500元的退休金,但因不吃低保,不能申请廉租房;也不是拆迁户,不符合条件,也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中低价房配建无人问津
今年4月,南京市首块要求配建4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房的白云石矿C地块,曾出现在国土局的土地出让预告中,而后在出让预告中却“不翼而飞”。国土部门当时的解释是:为了调整规划要点。但5月15日却又现身国土局挂牌出让预告。令人费解的是,这块地在后来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上再次消失。中低价商品房配建政策也因此一拖再拖。
今年11月14日,南京市国土部门第三次在土地出让预告中推出中低价商品房“配建地块”———下关区幕府西路地块。要求在该小区建设中“安置”2万平方米的中低价房。这部分政策房的房屋售价被限定为3800元/平方米。
这样,被政府寄予厚望的中低价商品房建设的配建模式,在经历了10个月之后,终于又有可能付诸实施。因为这块配建地块目前还在出让预告期,对它感兴趣的开发企业多寡尚无法知晓,但由于配建中低价商品房的量已经从4万平方米缩减了一半,业内人士乐观估计:这次应该不会出现因为无人接手而流标的情况。
尽管首块配建用地在配建体量上“打了折扣”,但是开发商对配建模式下“一个小区两种房价”还是颇有微词。因为如果小区部分房屋卖低价,必将制约本小区甚至周围的房价。业内人士也担心,如果开发商把中低价房中损失的利润加到非中低价商品房中去,可能会导致楼盘局部房价上涨。此外,混建小区今后的物业管理也存在标准之痛。【声音】政策房总体供应量不够
按照现有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处于“夹心层”的居民依然难以享受政策关怀。明年12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量将新增近2万套住房,加上明年120万平方米的开工量,意味着后年还有近2万套住房供应。房源增多了,申请条件是否会放宽呢?
但有关人士透露:明年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可能依旧紧张,因为拆迁量并不小。昨日人大同时审议的十大城建项目明确列出:71个“城中村”的改造明年启动,其中七桥村、河南村、夹岗村等45个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将基本完成。只有等拆迁量小了,经济适用房面向困难家庭的申购工作才有可能恢复,目前只优先供应拆迁户。1000套廉租房除了明年供应的500多套外,已经分配出去的近500套中拆迁户也占了300多套。
昨日参与审议的市人大代表杨荣良认为:政策保障房总体供应量还不够,现在南京的普通商品房供应量大了,这一点上政府调控是到位的;但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仍需加大,今年南京政府财政增收了22个亿,社会保障应该加大力度。快报记者孙洁程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