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让不少喜欢时尚的市民手中的手机也频频升级。11月23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市民使用手机已从往年的3年一换缩短到一年一换,每年“下岗手机”的数量接近50万部,废弃手机一方面冲击二手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11月23日上午,记者从青岛国美、苏宁、五星、三联、大中等家电卖场以及协亨等手机销售商处获悉,本市各卖场每年销售手机达40万部左右,加上二手手机市场年销售近20万部,每年岛城新增手机数量为60万部,但青岛移动、联通统计数字却显示,岛城目前400多万手机用户中,除去转网、换卡等用户外,每年新增用户数量也就在10万人次左右,即市民用同一张手机卡更换的手机数量达到50万部。
更换手机后,这么多“下岗手机”都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11月23日,记者从市统计部门和部分家电销售商处获悉,除了少数“下岗手机”被市民闲置在家外,多半都通过一些中小经销商流回二手手机市场。
台东附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经销商告诉记者,每年仅他店铺收到的废旧手机,基本能跟销售的二手手机数量持平,而这些回收后的手机大部分被送到南方一些小工厂翻新后,重新杀回二手手机市场。
同时,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废旧手机尤其是手机电池中含有铅、镍、锌、镉等有毒物质,如果不经专项处理而随意丢弃,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据了解,近日,国家工商总局等中央七部委发出通知,要求对手机市场秩序进行专项整治。11月23日,经市工商局消保处、市消协等组织协调,岛城30家手机销售商联合签订《手机诚信销售维修承诺书》,相约严格依法经营,不进、不销走私和货源不明的手机;销售二手手机作出明示质量承诺,并依法执行“三包规定”。
市工商局消保处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工商部门将对手机经营和销售市场进行拉网检查。凡发现证照不全、无合法来源、走私贩私、以旧充新等问题的手机,工商部门将视情况采取停止销售、封存扣留乃至没收处罚等措施。
本报记者 陈新坦 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