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耶路撒冷11月23日电(记者 刘立伟)
沙龙在以色列是饱受争议的人物,政治对手送其绰号“独裁者”,政敌指责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沙龙的支持率高,有望连任总理。
在阿拉伯国家,沙龙是人们发泄深仇大恨的对象,素有“屠夫”之称。阿拉伯人指责沙龙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带领伞兵旅虐杀战俘;在黎巴嫩战争期间指挥以军屠杀难民;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恐怖政策,并借巴勒斯坦人“起义”之机大开杀戒。而美国总统布什却盛赞沙龙为“和平人士”。
也有人认为沙龙“对内坦诚,对外圆滑”。在国内问题上,他不掩饰立场观点,说话经常放炮,做事爱较真。面对国际社会,他则明称推动以巴和平,暗里破坏巴勒斯坦立国根基。还有人指责沙龙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他与利库德集团分道扬镳,打着新旗号与老东家角逐全国大选;在他的指点下,犹太人定居点在巴勒斯坦土地上星罗棋布,而他大手一挥,加沙地带所有21个定居点又尽数拔除。
以色列人爱用颜色表明派别,例如蓝色代表支持拆除定居点,橙色代表反对拆除定居点,黑色是正统犹太教象征。而沙龙堪称“变色龙”,时常令人眼花缭乱。在风云变幻的以色列政坛,变色是沙龙的政治存身之道。上世纪70年代,以色列政坛出现工党和利库德双雄竞争的格局。自此以后,以色列鲜有任满四年完美谢幕的内阁。本届政府勉力支撑到今日正是得益于沙龙的变色功夫。
政治家和政客是沙龙的两种颜色。沙龙奋力完成了单边行动计划,犹太人撤离了加沙地带21个和约旦河西岸北部4个孤立的定居点,举世称奇。跟随沙龙离开利库德集团的副总理奥尔默特22日也宣布与巴方高层开始探讨以巴边界走向问题,这被舆论称为沙龙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大手笔。
然而沙龙21日宣布成立“国家责任党”时,抛出了“收缩计划”的设想,其主要内容是以撤离零散犹太人定居点为代价,扩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型定居点。这倒像是政客在拉拢选民,因为右翼选民不愿放弃定居点,左翼选民主张“以土地换和平”。沙龙给自己的新党定位为中间派,以区别左翼色彩的工党和右翼色彩的利库德集团。经过一番用心良苦的装饰,沙龙这只鹰便有了些鸽子的色彩。
执著和妥协是沙龙的另两种颜色。沙龙一直执著地紧抓美国政府和擅长游说美国国会的犹太人社团。有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以色列每年都能得到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沙龙也就显得底气十足。依靠犹太人社团游说,沙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同美国政府讨价还价,因此得以放手做事。例如,在美国倡导的“路线图”计划正式出台后,沙龙很快提出了自己的单边行动计划。沙龙大胆地另起炉灶,就是因为他知道美国政府的承受底线。
沙龙有时也会选择妥协,且时常因“富于创造性”而令人啼笑皆非。例如在巴勒斯坦年初大选时,迫于美国的压力,沙龙同意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参加投票,但却命令将投票站设在邮局。在巴勒斯坦人看来,在东耶路撒冷设投票站表明沙龙屈服了;但是在沙龙看来,巴勒斯坦人不是在投票,而只是在投寄选票。
最新消息说,沙龙的“国家责任党”可能更名为“前进党”。其实,沙龙给新党取什么名字无关紧要,人们关注的是这位拿政治生涯当赌注的以色列“鹰派”代表人物能否续写政坛“不倒翁”的神话。
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在79岁高龄时组建新党参加大选,结果并不成功,不久后退出政坛,专注写书。时移事易,以色列政坛的复杂性依然如故。前不久落选工党主席的佩雷斯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民调结果有如香水,闻着香,咽下去苦。与本-古里安和佩雷斯相比,今年77岁的沙龙还算年轻,而他也喜欢挑战。
昨天的沙龙是利库德集团主席,他坚持“安全优先”,逼迫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取缔武装组织,导致以巴关系再陷僵局。今天的沙龙是新党领袖,他又打出“政治优先”的旗帜,重与巴方高层接触。此间舆论所谓“成也沙龙,败也沙龙”之说,正是由于熟悉沙龙快速变色的本性,可谓一语中的。
志在必得的沙龙打着左右逢源的算盘,但他的政治命运却掌握在选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