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高校一硕士研究生耗费数月完成了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并寄往一期刊,后收到编辑来信,称要交1536元版面费。该研究生得知版面费如此昂贵,最初她想放弃,但觉得自己花费大量精力才完成这篇论文,舍不得放弃,于是便想到征第二作者的办法,两人一同分担版面费。而她贴出征集论文版面费分摊的启事后第二天,就有人打电话来,并以800元价格成交(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发表学术论文,不但收不到稿酬反而还要倒贴“版面费”,这虽然不稀罕但却让人感觉到很可气。一个研究生辛苦完成的学术论文,不能公平的被发表,却要拜倒在“版面费”的脚下,最终让“欺世盗名”之徒分享和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学术良知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而另一个人没有学术之实,却可以用“800元”换取一篇学术论文作者之名,这种用金钱换得所谓学术成果的行为,不就是一种典型“学术欺诈”吗?
对前者我们可能会同情,对后者可能会愤怒,但两个人无疑都是可悲而又可怜的,因为促使她们作出这样行为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她们自身无法阻挡的压力。
其一是“论文至上”的学术评审制度。因为不仅一般高校都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需要“在省级以上公开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两篇”,而且社会上一些领域的职称评定中也明文规定必须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样“论文”就成了取得学位,申报职称,获得学术地位的“硬性指标”,导致大家不得不都为了发表论文而费尽心机,倒贴“版面费”不仅成了一种潜规则,更有“华而不实”之人采取剽窃、抄袭、购买等方式来完成论文数量。
其二是传媒资源的垄断。由于“论文至上”的学术评审和职称评定制度,导致学术期刊成了大家争相抢占的阵地。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出版制度所限,期刊等传媒资源被少数单位垄断,“人多版少”的矛盾导致学术期刊的供不应求,于是也就造就了一些期刊的傲慢,所以,收取“版面费”以及其他的腐败之风也就自然而然形成。
“版面费”这一怪象的存在,不仅使很多优秀的学术成果被埋没,而且还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一些不具备一定学术水平的人就通过支付“版面费”的方式骗取到了所谓的“学术成果”。这种金钱在学术成果发表中的左右,将导致“学术欺诈”、“学术腐败”,最终造成学术的浮躁和混乱。所以,不仅要审视和改革这种“论文至上”的学术评审制度,而且也要对“版面费”这种现象坚决的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