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野实习生周小锋)十多年前,兄弟3人与父母一起艰苦创业,分工合作,将一个注册资金不足2万元的橡胶厂,打拼成为今天年产值七八百万元的企业。但如今却是难休难止的诉讼:大儿与父母及两个弟弟,为工厂的产权四上法庭。
昨天,年近八旬的父母,再次与大儿在市一中院对簿公堂。
小厂打拼成纳税大户
昨天,75岁的老母刘德芳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她呈送给当地政协的材料。材料详细介绍了邓氏大家庭从团结创业走向绝裂的过程。
刘德芳与丈夫邓德全住北碚区静观镇,育有三子二女,儿子邓智文、邓博仁、邓金虽成家后单独立户,但一直与父母同住同吃,大家庭相处融洽。
办厂前,大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务农及两位老人开办的小卖部收入。1991年底,橡胶加工企业成立,哥哥邓智文任厂长,兄弟3人分管生产、经营、业务等,工厂迅速壮大,几年后年产值达到七八百万元,成为当地纳税大户。
工厂也给小孩发“工资”
后来,工厂出资分别为3兄弟在渝北购买了商品房,为父亲购买了数十万元的商铺,并由厂里出资设立了一家工贸有限公司,股东分属三兄弟。厂里给大家庭每人均发工资,其中也包括未成年人。由于工厂收益不错,父母与3个儿子在厂里的股份分配也一直未明晰过。
母子争产权四上公堂
没过几年,大儿与父母、弟弟的关系开始紧张。去年5月第一次上法院,母亲刘德芳与小儿邓金起诉:要求确认该厂系父母与三兄弟共同所有。
而大儿邓智文出示证据辩称,该厂是自己当年独立出资1.5万元,挂靠镇乡镇企业办后辛苦创办起家的,两个弟弟只是在其后参与了管理工作。
今年9月,母子进行第3次官司,北碚法院判决工厂系三兄弟共同所有,母亲刘德芳不占股份。老母不服,诉至市一中院。
三儿邓金昨天介绍,工厂近两年本有可能年产值超千万的,但为讼累,如今效益初现下滑。如今几兄弟都没管理工厂,而是聘请了一厂长全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