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自力)昨日,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我省受灾地区学校恢复上课,呼吁在外避震的居民返回家中,安心正常生活。
昨晚6时,省地震局局长姚运生向媒体通报:江西地震已慢慢衰减平息,再次出现大的地震可能性非常小。
经省地震局监测,江西地震发生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之后小余震一直未停,到昨晚6时,原震区共发生余震200多次,2.0级以上的地震22次,昨日最大的余震震级为3.1级。
姚运生说,经专家们分析,目前地震能量在衰减,活动区域没有迁移,震源体没有移动,再次发生大的地震已不大可能,余震会慢慢减退平息。省地震局已派出18人在灾区展开监测,密切注意地底下的变化。
目前各级政府的救灾工作已全面展开,开始劝说避震居民返回家中,学校复课,商店、酒店等营业场所恢复营业。
据省政府统计,此次地震我省武穴、黄梅、通山、阳新等县市受损最重,有1人死亡,87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倒塌房屋256间,损坏房屋1665间。估计损失还会有所增加。
抗震救灾转入过渡阶段
至昨日,随着房屋、水利工作、居民用水等工作的逐一展开和推进,江西九江至瑞昌的抗震救灾转入过渡阶段。由国家省市等机构组成的专家检测组,开始对每一幢受损房屋进行检测,明显有结构性受损的房屋,将贴上标识,严令禁止入住。受损较重,经维修可住的房屋,将由政府帮忙,维修后入住。对影响不大,受损较小的房屋,进行观测下允许入住。房屋维修一般采取私建公助的办法。
在地震发生后的二个小时,政府派出环保专家,对灾区附近的水体进行了监测,发现有局部地方水源出现浑浊现象。但经过鉴定后得出结论,水质并没有受到污染,饮用水不会影响居民的身体身体健康。
九江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城市,各项水利工程设施也比较多。有关专家对震后的水利工程检测后认为,确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受损的现象。目前,正在对山塘水库进行全部的排查。
由于露宿街头的居民比较多,很多居民尤其是小孩难抵夜间低温,感冒发烧的情况明显增多。昨日,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医疗小组,向居民派出预防感冒和肠道疾病的药品
从九江市防震指挥部得到消息,九江柯冬莲家的棉花地是此次地震出现的第一个地陷,而地震很可能就是从此处开始。
九江地震从这块棉花地开始
记者秦杰 王兵
昨日,站在警戒线外回想起头一天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种了一辈子地的柯冬莲仍心有余悸——
26日清晨,柯冬莲与丈夫周细弟爬起来就往承包的70余亩棉花地赶,年初原本就遭到虫灾,现在好不容易盼到棉花丰收了,他们打算尽快把棉花摘了,决不能让今年的收入再打折扣了。
柯冬莲与丈夫顺着堤坝走了大约1里地,堤下的那一片地就是他们的棉花地。两人商量着由西向东的方向开始采摘后,便各自快速地忙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柯冬莲采摘的那畦地已完成一半,突然她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由东面传来,“那一刻,不知道是自己头晕,还是身体摇晃,一时间好象无法控制自己,心脏也非常难受”,柯冬莲回忆说。
当柯冬莲抬起头来看时,惊奇地发现棉花地上一幅壮观的景象:“就象是雷暴雨天气时,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由东向西在棉花地里游走,所到之处将棉花杆子压弯了腰。”
柯冬莲和丈夫顿时被吓傻了,呆立在棉花田里不敢轻易挪动步子。但所有的异样很快消失,周细弟这时才开口提醒到:“发地震了,赶快跑!”两人没来得及收拾采摘的棉花,飞快往自己家里的方向逃去。
好不容易跑到家里,发现二楼已被震裂,他们将一些贵重的物品抢出来。正当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时,邻居突然匆匆地跑过来告诉他们,他们的田发生地陷了。柯冬莲与丈夫又赶紧折返往棉花地跑。
眼前的情景让柯冬莲吓了一大跳,原本平直的田间小路,平空凹陷了三个大洞,所有面积至少在500平方米内。就在柯冬莲距离刚刚采棉花所在位置仅10余米的地方,一个直径20米、深逾10米的大坑,将她们家的棉花地一起吞了下去。
初震发生后房子好好的
午夜余震中楼梯不见了
记者实地踏访瑞昌一餐馆地陷
“初震发生后,我家的房子还好好的。”昨日上午,29岁的刘朝煌面对来访的国家地震局专家,一脸无奈地说。
刘朝煌的家位于瑞昌市区西郊约5公里处。昨日清晨,记者获得线报赶到这里的时侯,只见刘家是两层砖混结构楼房,上面挂着“刘氏餐馆”的招牌。
推开变形的大门,里面杂乱地摆放着几张饭桌,所有的凳子都倾倒在地上。整个客厅明显成了斜坡,东南角的墙根下挫了几公分。绕过墙根,可以看到整个天井完全成了一堆瓦砾,基本与地面齐平。
“这里原本是个楼梯,现在不见了。”刘朝煌站在大门外提醒记者,不能再朝前走了。
据介绍,刘家原本在26日上午的初震中安然无恙,尽管如此,全家人还是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在门前空旷地支起简易帐篷。当晚8点多,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刘家内部突然传开阵阵吱呀轰隆的声音。刘朝煌凑到窗前一看,原来是天井发生了沉降,连接两层楼房的通道也不见了。
沉沉的夜色中,刘家人个个后怕,不敢入睡。就是午夜11点左右,刘家再次传出轰的巨响。这次,刘朝煌不敢凑上前看个究竟了。直至清晨太阳升起来,他才发现房屋的南侧稻田发生了沉降,呈正圆形,直径约4米,深度约4米。
8点30分,刘朝煌拔通了瑞昌市防震救灾热线电话,本报记者闻讯赶往现场。两个小时后,由国家地震局组织的10多位专家也赶来勘查,一致认定该住宅刚好位于地震带上方。特派记者王兵 秦杰发自江西省瑞昌市
瑞昌一餐馆在午夜余震中地陷
记者实地踏访:整个楼梯消失殆尽
“初震发生后,我家的房子还好好的。”昨日上午,29岁的刘朝煌面对来访的国家地震局专家,一脸无奈地说。
刘朝煌的家位于瑞昌市区西郊约5公里处。昨日清晨,记者获得线报赶到这里的时侯,只见刘家是两层砖混结构楼房,上面挂着“刘氏餐馆”的招牌。
推开变形的大门,里面杂乱地摆放着几张饭桌,所有的凳子都倾倒在地上。整个客厅明显成了斜坡,东南角的墙根下挫了几公分。绕过墙根,可以看到整个天井完全成了一堆瓦砾,基本与地面齐平。
“这里原本是个楼梯,现在不见了。”刘朝煌站在大门外提醒记者,不能再朝前走了。
据介绍,刘家原本在26日上午的初震中安然无恙,尽管如此,全家人还是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在门前空旷地支起简易帐篷。当晚8点多,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刘家内部突然传开阵阵吱呀轰隆的声音。刘朝煌凑到窗前一看,原来是天井发生了沉降,连接两层楼房的通道也不见了。
沉沉的夜色中,刘家人个个后怕,不敢入睡。就是午夜11点左右,刘家再次传出轰的巨响。这次,刘朝煌不敢凑上前看个究竟了。直至清晨太阳升起来,他才发现房屋的南侧稻田发生了沉降,呈正圆形,直径约4米,深度约4米。
8点30分,刘朝煌拔通了瑞昌市防震救灾热线电话,本报记者闻讯赶往现场。两个小时后,由国家地震局组织的10多位专家也赶来勘查,一致认定该住宅刚好位于地震带上方。
救灾帐逢里的新生命
“好-不错-加油-出来啦!”昨日上午,瑞昌市第二中学的操场史无前例地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是瑞昌市中医院妇产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其中徐玲玲医生刚刚从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进修返乡。
“这个小生命本该在地震那天出生。”抱着7斤重的女儿,24岁的九江县港口镇居民王先浩坐在妻子蔡沈华的床边,笑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蔡沈华的预产期是26日,那天清晨她在丈夫的陪同下前往镇上的卫生院做CT,结果主治医生还没有上班,她们只好回到卫生院的门口等着。
刚刚走出医院大门,整个大地不知为啥抖动起来,身后突然传出“砰”的一声爆响,蔡沈华的脸都吓白了,险些站立不稳。一旁的王先浩起初以为是附近山上的采石厂在放炮,但过细一看,原来是急诊科门口的大灯泡掉在地上了。
与此同时,医院里的病人和医生们蜂拥而出。王先浩怕妻子被冲倒,一把抱起蔡沈华朝马路边的空地上跑。
得知是地震发生,而且卫生院的楼房也产生了裂缝,蔡沈华犯了难,这生孩子的事已经到了节骨眼上呀。
事发后,瑞昌市卫生局很快了解到蔡沈华的情况,在当天下午派出120急救车将她接到市中医院。此时的中医院,也因为房子被震坏而整体迁至相邻的瑞昌市第二中学。急救科,骨外科,心内科,妇产科等等,一溜儿摆在宽大的操场上,标有“中国红十字会”的救灾帐篷显得分外打眼。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们认为可以顺产。昨日上午10点,三位医生和两名护士经过严格的消毒后,依次走进临时产房。
伴随着医护人员的鼓励声,蔡沈华的叫喊声清晰可闻。记者在门外看到,王先浩坐立不安,时而到帐篷外倾听里面的声音,时而扒开门帘朝里面张望。
12点30分,随着一分清脆的啼哭和阵阵掌声,徐玲玲医生抱出一名身穿绣花包袱的女婴,王先浩高兴地跳了起来。
特派记者王兵 秦杰发自江西省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