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结束后,中央决定加强做两伊的工作,由万里委员长率重要代表团访问两伊。我作为翻译随团访问。1990年“五一”节刚过,我们便启程,先访问伊朗,然后到伊拉克。萨达姆总统于5月10日会见万里委员长。
由于是近距离接触,我仔细端详了萨达姆的风度和容止。他蓄着阿拉伯传统的小胡子,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两眼炯炯有神。从外表看上去,他身体魁梧,满面红光,精神健旺。
在会见过程中,萨达姆很认真地听客人讲。他讲起话来条理清晰,讲得头头是道,而且滔滔不绝。我感到他思路敏捷,头脑清楚,与西方媒体所说的精神病患者大相径庭。在那次会见中,我特别注意他的土语,因为他与本地人交谈时经常讲方言,有时语速很快。但我在翻译时发现,萨达姆在与中国客人的谈话中很少使用地方土语,语速也不快,显得温文尔雅。
我记得,萨达姆在会见中大谈国际形势和中东形势。他着重强调,由于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对该地区有野心,总有一天要霸占中东。他认为美国支持以色列,就是要霸占中东的石油资源和战略要地。因此,他再三强调伊拉克的反美、反以立场。
在总统府,我看到萨达姆的巨幅画像。走出总统府,到处都能见到萨达姆的肖像和语录。新闻媒体每天都把萨达姆的活动作为头条新闻播发,并在最显著位置刊登他的照片和语录。我们的陪同人员口必称萨达姆总统,称他为领袖、总司令、统帅。在伊拉克访问期间,我感到,萨达姆无处不在,个人崇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与萨达姆的会见,我有两点直面感觉。第一,从萨达姆的谈话中我预感到,两伊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中东、海湾地区并不太平,仍将是多事之秋。我感到,萨达姆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物,还会有惊人之举。在阿拉伯语中,“萨达姆”的意思是“撞击者”。
我的第二个感觉是,萨达姆惯用伎俩,能屈能伸。萨达姆青年时代两次被捕入狱,每次都能说服监狱看守,帮助他成功越狱逃走。萨达姆的“伸”自不待言,他的“屈”也不乏例。他为贝克尔总统做了十年副手,表现得相当稳重。在此过程中,他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两伊战争进行到对伊拉克不利的时候,他就马上提出停火。海湾危机、海湾战争期间,联合国安理会连续作出十几项决议,萨达姆开始一项都不接受。但他遭受重创之后,立即宣布无条件接受。后来在核查问题上也是这样。时延春(作者系中国资深中东外交官,曾任中国驻也门、叙利亚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