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挂在张书勤的床头48个春秋了。一缕昏黄的灯光,映射在这古老的像框上,更显出历史的厚重感。
今年77岁的张书勤老人,192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安达县,1943年在大连胶东兵工厂当学徒工,1947年在上海参军,加入解放军华东军区装甲兵部队,后随部队搬到徐州驻防,被调到一线修理坦克。“文盲”修坦克
2005年11月20日晚,记者走进张书勤家,聆听着老人讲述修坦克的故事。记者的思绪也仿佛随着老人家回到了过去的年代。
“我学徒之前,一天书都没有念过——那时候部队里没有一名大学生,同志们文化底子都很薄,就靠传帮带、靠自己搞钻研摸索着学技术,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在部队里学到的知识,让我受益终生。”张书勤说。时光回溯到1947年。
“部队让我去修理坦克,我哪里见过什么是坦克啊?那时候,坦克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仪表盘上都是些洋文,我连汉字都不认得,更不用说这些洋玩意儿了。可没办法,当时的条件就是这个样,大家都没文化,缴获来的坦克都是被炸坏的,要是不修,就成了一堆废铁,上不了战场,我军的战士们就要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我就四处找关于坦克技术方面的书籍,自己研究,不认识的字就问别人——技术方面的书一些是借来的,还有一些是买的,每个月的补贴几乎都用来买书了。那时候我每天就在理论和实践中琢磨着。”天上掉绣球
1957年的那个冬天,部队接到通知,要选拔一些积极分子到中南海开会,介绍在部队里“比学赶帮超”的经验,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接见。接到这个通知,所有的战士都兴奋不已,期待着自己被选中。部队党委研究后,确定由我代表部队赴京参加会议时,我一下子就蒙了:“部队几千人马,怎么会是我?真是天上掉下绣球,砸到我头上。”
“得知自己要到中南海去见毛主席,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整个夜晚都在脑海里想象毛主席的样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直到天亮也不困。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上了火车,火车上,我和许多战士一起讨论见到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自己的手心里一直都在出汗。”张书勤说,能见毛主席一面,那是全家人的光荣。他去北京后,部队给哈尔滨安达县政府寄去了喜报,县政府工作人员专程把这个喜讯带到了他的父母那里,“得知这个喜讯,两位老人比我还兴奋。”想念毛主席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张书勤老人把那张照片挂在了自己的床头,偌大的墙面没有任何饰品,照片显得异常显眼。张书勤的老伴告诉记者,张书勤老人有个习惯,每天一早起来,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擦拭照片,“怕你不相信,48年了,他一天都没落下过。”“张老,您为什么要把照片放在床头?”记者问。“做人永远都要谦虚!”张书勤这一回答让记者一头雾水,他接着说,“那次会议是全国装甲兵积极分子会议,只有积极分子才能参加。这对我是莫大的荣誉,但没有什么好显摆的。放在床头,只要自己看,关键是记在心里!”老人用掌心捂住了自己的胸口,“心里永远记得毛主席,永远想着共产党,永远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张书勤老人身体不是很好,但这3个“永远”却说得那样铿锵有力。 (记者 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