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新城魏晋砖壁画墓:盗贼频频出没壁画变色严重
“地下画廊”戈壁滩暗自“垂泪”
牧羊人发现宝藏秘密1972年,嘉峪关市新城乡牧羊人张书信在距市区18公里的戈壁滩上牧羊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内藏大量砖壁画的墓葬,当时,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还未熄火,“张书信发现一座古墓葬想盗墓发财”的消息不胫而走,因此,张书信经常被批斗、抄家。
就在张书信一家人整日处在极度恐慌之中时,时任嘉峪关市文教局副局长的焦炳琨得知此消息后给予了极大关注,他带人勘察墓葬现场,迅速上报情况,中国历史博物馆派专家进行实地勘察后吃惊地发现:张书信发现的竟是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魏晋古墓葬,此墓横跨酒泉市果园乡和嘉峪关市新城乡交界线近13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分布着同一时期的古墓葬1400多座。
更令人惊奇的是,部分墓室内壁垒砌的灰条砖上刻画的彩绘壁画是国内从未见过的,极具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魏晋墓葬“群英荟萃”1972年4月起至2002年,专家先后数次发掘了18座古墓,其中8座被确定为砖壁画墓。清理出的660多幅彩绘砖壁画,基本上属国家一级文物,其中5号墓出土的《驿使图》,在1982年为纪念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邮电部将其当作中国邮政标志的样本,发行了小型张纪念邮票,以见证中国邮政悠久辉煌的历史;6号墓出土的《牵驼图》展现了当时“商胡贩客、日款于塞”的商业繁华景象;《烤羊肉串三股叉》揭示和描绘的相关历史要比《齐民要术》记载的早100-200年。
2002年9月14日在一座二室砖结构墓中出土的《天马奁图》,再现了东晋时期飘逸、灵活、洒脱的画风;此外还出土了3件用丝绸制作的《丝绸花束》和6件《线板》,堪称丝绸制品中的“绝活”。
魏晋墓出土的随葬文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金、银、铜制器皿等11大类1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双耳绛色釉陶小壶、“位至三公”双兽式铜镜、由碳精石制成玉石印章、部分钱币、骨尺、镇墓兽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其研究价值颇有代表性。
艺术特点无可比拟“古老的墓群,丰富的宝藏”。专家们认为,魏晋墓砖壁画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庞大,保存之完整,文化意蕴之丰厚,在华夏文化史上亦属罕见。
壁画题材广泛,涉及到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学、农业、畜牧业、丝绸业、印染业等各个领域,是一幅幅历史画卷。
壁画大部分为一砖一画,主要以天然矿物质为颜料,以红、黑、黄色为主色,色彩鲜明,色调明快。
壁画作者主要来源于民间巧匠,画面主要反映魏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是典型的写实艺术的代表。更为突出的是,魏晋墓砖壁画打破传统绘画艺术束缚,舍弃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宗教迷信的描绘,突出表现魏晋时期的阶级关系和具有民族风情的生产生活场面。 研究价值极为独特魏晋墓砖壁画不仅有着无可比拟的艺术特点,其历史研究价值也极为独特。
首先,砖壁画内容丰富、用笔简洁,运用不同手法勾勒出华夏文明的丰厚底蕴,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是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
其次,砖壁画像一幅历史画卷,将魏晋时期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像一部古老文明的史诗,诉说着魏晋时期历史演变过程的沧桑;像一首古代名曲,唱出丝路古道的那段悲壮历史,被考古界、绘画界及中外游客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地下画廊”。
再次,魏晋墓砖壁画的发现,为研究敦煌壁画艺术找到了直接源头,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据专家考证,魏晋墓砖壁画的创作时间比敦煌壁画还要早140多年,具有与敦煌壁画同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魏晋墓6号、7号、13号墓中出土的《东王公、西王母图》和《女娲、伏羲图》砖壁画,与敦煌壁画反映的《莲花四神图》、《神象图》非常相像,这充分说明,敦煌壁画是对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的继承和发展。
其四,砖壁画大多出自民间画工之手,描绘的人和事物由简单到繁杂,由粗糙到细致,画面由小到大,表现的内容由少到多,充分说明魏晋时期的绘画艺术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完善和发展阶段。它不仅继承了汉代绘画艺术的精华,且为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不同的画工又有不同的技法,将酒泉境内的果园魏晋墓与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相比,前者是在抹平的墙壁上作画,后者却是直接在灰条砖上描绘。
盗贼猖獗防不胜防专家们在发掘过程中发现,被发掘的18座魏晋墓基本上都被盗过,所剩寥寥无几的随葬物被翻乱和打碎,但8座壁画墓除少数壁画被盗外,大部分保存完好,色泽如新。
由于环境和技术等因素,清理工作结束后,所有壁画墓全部上锁,除6号墓向游人开放,7号墓专供研究外,其余古墓墓道均被封堵掩埋。
1973年8月,5号墓出土的壁画连同垒砌墓室的各种材料被完整地搬迁至兰州,在省博物馆的一座地下陈列室复原,专供研究。
2001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该墓葬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挥魏晋墓的旅游优势,嘉峪关市于1988年在古墓群所在地修建了博物馆,将部分出土文物和仿制品整理陈列。为了使保护文物和开发旅游资源并驾齐驱,魏晋墓文物管理所完善机构,制订方案,分工负责,昼夜巡逻。
然而,正是因为“地下画廊”中壁画的特殊价值所在,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的驱使下以身试法,盗墓案件时有发生。由于魏晋墓远离市区,墓葬群分布较广,受经济、人力等条件制约,管理所的保护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虽然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墓葬区的安全保护工作仍然捉襟见肘。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几个未开发的墓群被盗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壁画变色令人堪忧除了盗墓贼活动猖獗外,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困扰着墓葬壁画的保护工作,那就是对砖壁画色泽的保护问题。
据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晋墓砖壁画在面世30多年后出现变色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益增加的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与壁画上的碱性色料发生化学反应。目前,管理所除了在墓群内放置大量的干燥剂外,还没有更科学和有效的办法来保护壁画。
据了解,整个魏晋墓葬群和壁画的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目前,管理所人员和设备经费主要靠门票收入,但这些资金犹如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对这些宝贝进行全方位保护的需求。
虽然变色的原因看似很简单,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共同作用所致,但采取封锁毕竟不符合文物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也绝非易事。记者了解到,就解决壁画变色问题,嘉峪关及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可行办法,目前,他们已经委托敦煌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虽然具体方案还未出炉,但有望在短时期内实施保护。对此,人们拭目以待,管理所期盼着社会各界和更多的专家给予关注和大力支持。
魏晋墓壁画历史背景西汉时期,汉王朝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和亲”等委曲求全政策之后,开始保家卫国之战。从此,河西走廊成为汉朝将士叱咤风云、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演绎一幕幕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在这里,李广折戟沉沙,铩羽而归;卫青出塞作战,歼敌无数;霍去病统领万骑,战功赫赫;班超投笔从戎,名扬西域;张骞几度出使,功成名就;苏武身陷囹圄,不辱使命……
尤其是张骞征战河西并沿线设置郡县、将河西走廊正式划入汉朝版图之后,为了巩固地盘,从中原大量移民。到东汉时,河西走廊军队庞大,民众百万,汉王朝便实行平战结合、兵农合一的军事机制。此后100多年间,河西走廊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其中有安邦治国的文臣武将,有除暴安良的英雄豪杰,还有誉满西陲的技工画师,促使商贸流通,百业复兴,经济文化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原。
西晋“八王之乱”至十六国时期,中原动荡,大批学者、高僧和商人带着先进的耕作、文化技术和经验来到河西,再次充实和促进了河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发展,绘画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繁荣,不少技工画师通过绘画,记录和反映当时繁荣的生产生活画面。当地文武官员、世家豪族等则大兴土木,修建墓室,树碑立传,请画工描绘自己和家族的生活情景,并在死后安葬时效仿,于是逐渐演变出大量砖壁画墓。
本报记者董开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