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文章
核心提示
保洁员、节能员、标签检查员、安全管理员、朝读员……这些在大人们看上去没有特权的“职位”,如今正成为小学生追逐的抢手货;一个二年级班上,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干部”,而在一些班额小的班级更是达到全员皆“官”。
校园风景:“人人皆官”成时尚
“一个班级总要设置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各科课代表,再加上一些同学还要在学校少先队担任职务,总共才20多人的班级,这样安排下来就没什么人不是干部了。”重庆市渝中区某小学一位班主任也很纳闷,为了照顾极少数“非正式干部”学生的情绪,她还要想点子开设新的职位,尽管这些职位是“虚职”。
记者日前在我市部分小学了解到,学校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在很多班级都安排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担任干部,分工划分非常细致。
一些班级在小组长之外再安排有副小组长、临时组长,按照擦黑板、排桌子、关门窗等“工种”,分别设置几个“保洁员”,甚至午饭有送汤员、还桶员、安全管理员,放学后负责教室关灯的“节能员”,检查座位标签还有“标签检查员”。一些班额小的班级里,几乎已经是“人人皆官”。
沙区某小学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刚开学的时候,班上选举中队委,本来已初步认定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可另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人缘非常好,选举时大多学生都推选他为中队委。结果本该当选的优秀生意外落选,闹了很长一段时间情绪。”此后,该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商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众多以学生特长为特点的班干部由此产生。
该班主任介绍说,这些措施实施以后“效果很好”。如果仅凭成绩去评价学生,也许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可能永远也当不了中队委。同时,“学生争当班干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只要努力,当选班干部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挤独木桥’一样艰难了,人人都可以是班干部。”
学生向往:争做“官”为实惠
记者在对我市某小学四年级一个班全班45名学生进行调查时还发现,近70%的小学生非常渴望在班里“掌权”。无论是中队长、班长,还是小队长、小组长、课代表或各类委员,甚至课外讨论的四人小组长等芝麻绿豆大的小官,都有同学愿意当。学生们对能不能当“官”格外在乎。记者问:“当干部有什么好?”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因为当干部代表着老师同学的一种认可,非常光荣。但仍有少数学生说,“因为当官就有了权,除了威风还可以谋实惠”。
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据了解,我市某小学高年级小学生为做班干部拉选票,用各种办法贿赂同学。最常用的就是生日时请同学们吃饭、请同学玩游戏,甚至公开表示会给这些同学“实惠”。
在一些小班化班级全员皆官的情况下,一些学生甚至知道利用自己的权利来互相遏制。一个卫生委员在描述当干部的好处时就说:“这次大扫除,我分配给课代表比较轻的任务,下次我的古诗没背好也就可以混过去。”
这种袖标真假难辨
某小学班主任说,班上还有学生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班上有个一官半职,还借过年过节之机专门给老师送礼酒、月饼、礼品券……。
在采访中,大部分同学则表示,当班干部可以为同学服务。同时,不少同学认为当干部自己会有压力,什么事都要带头,学习成绩也得比其他同学优秀。一位女班长说:“班上有好几个同学想当班长,我必须在各方面都比其他同学做得好,否则,就会被同学、班委投票表决而下台。
家住江北区的小学生王永佳今年刚满11岁,已经是我市某市属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
他说:“我爸爸是重庆市××局办公室主任,从小在家里就总能看见有人三天两头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报到’,有的还给我买礼物,好吃的、好玩的送了一大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就一直是班上的中队长。我一直觉得当干部是件很光彩的事情。对同学发号施令,还能受到大家的尊敬和钦佩,父母脸上也有光。为了跟班上同学搞好关系,我经常请同学吃饭,这些功夫在平时做,干部选举的关键时候就会派上用场。这个道理是爸爸教的。”
但在今年秋季开学的时候,班上干部选举,王永佳竟“意外”地落选了。他的母亲非常吃惊,拉着儿子去找老师问个究竟。班主任刘老师透露全班有20多个同学在字条中对他的工作作出评价:“中队长不应该严格要求别人,对自己放松,和他有矛盾的同学就特别苛刻,一点都不公平”、“自己犯错还要我们帮他包庇隐瞒”、“他以权谋私”……
看着同学们不选举自己的原因,王永佳失落地当场大哭起来。事后,他对记者说,通过那次落选,他明白了一个和爸爸教他的不同道理:“干部并不是终身制,不称职就可能被撤换。老师交给班干部的工作是为同学们服务,而不是特权。”
老师观点:小干部学会管自己
这学期刚开学不久,我市某小学三年级一班就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班干部选举。学生们自己站上讲台发表“竞选”演说,每个人都有机会上讲台,完全看学生自己的胆量。
一个小学生上台后大声说:“我想当广告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竭尽全力为大家作好宣传,相信我没错的。”她具有号召性的“广告语”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老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凡是上台演说的同学都能谋到一个小小的“官职”。班主任文老师告诉记者,为了给这些同学一个恰当的位置,老师也颇费了些心思安排出“五花八门”的班干部职务。
据了解,学校大队部每年一届的干部选举,都有一项内容是竞选演讲。正、副大队长,大队委等每个职位都有十几个同学同台竞争。他们除了自我介绍,阐述自己为什么要当干部以外,有的同学还会作述职报告,收集了同学们对校园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些意见,表示自己如果当选干部,会采取什么措施为大家谋利益等。文老师表示,自己将这套做法引进班级选举,大家的表现十分踊跃。
针对学生喜欢“当官”的心理,文老师透露了她“以黑治黑”的绝招。她说,班里有几个调皮学生,课堂纪律散漫,经常粗言粗语,欺负同学,不尊重老师。于是,在学校组织春游、秋游的时候,文老师就让其中一个男生当小组长。该男生也像模像样地指挥全组同学,并且认真贯彻老师的叮嘱,其他几个调皮学生也被管得服服帖帖的。她认为,让学生当官,帮助老师做工作,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自信心,也可以使他们自我约束。
几乎每一所学校的初衷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但是“官本位”思想却在少数小学生中滋生,学校的初衷渐渐有些变味。
专家建言:A注重“权责利教育”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专家谈到,小学生中滋生“官本位”主要是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在学校,班干部可以管别人,有权在手,班干部能充分体会到一些老师赋予的“特权”和“实惠”,因此个别学生自然对“官”权充满向往。
有的学生在家中看到自己父母当官享受的种种“优惠待遇”,请客送礼成了家常便饭,对下级还可以发号施令,这些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社会“官”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在的小学生。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元红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当班干部能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锻炼孩子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因此,班级也越来越“机构臃肿”。尽管学校的初衷是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但如果老师忽视了对孩子当班干部的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官本位”思想就会在学生中蔓延。“当官就有了权,除了威风还可以谋实惠”也成了许多学生当班干部乐此不疲的原因。
陶元红还指出,青少年渴望拥有权力并非坏事,但是应该将“权责利教育”引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服务同学、服务社会,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淡化“权力就是一切”的消极物质观点,正确引导青少年,以形成一种自觉向上的进取心理,进而形成良性竞争。小学生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的群体,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正确教育引导他们调整好自己的追求目标,帮助学生培养“领导意识”、“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这样才能对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避免把尚未成熟的孩子引入“误区”。
B要淡化干部特权
“官本位”在小学生中滋生,很多学校都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引导,但也有学校对此一筹莫展。巴南区某小学德育处主任对学校门口卖袖标一事表示出几分无奈。她说,学校现在只有采取对班干部换名为“服务员”的办法来解决,尽量淡化班干部的特权和身份差别,对全体同学一视同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小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不是“特权”的象征。
人民小学德育处朱永伦认为,为了表达“为同学服务”的决心,班干部改名似乎成了必然。然而,对于在有的学校已经悄然变味的“班干部”,恐怕该改的不是称呼,而是教育方法本身。他说,学校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就应该将廉洁教育、挫折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贯穿其中,正确引导学生的上进心。
“有的学校把解决问题之道寄予让孩子们不当‘官’,而当‘服务员’,在某种程度上是教育的妥协。”我市人民小学等学校选择了另一种做法———让孩子竞选班干部。人民小学三年级(1)班班主任杨老师说,通过自由竞选,强化了孩子心中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这样做,班主任会麻烦一些,但给孩子的教育是事半功倍。因此,给“班干部”改名不如改方法,从培养孩子的理念入手,从小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为人民服务,以及有能耐的人必须面临竞争等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使“当官”和“选官”者都受到教育。
中四路小学万老师则认为,其实,无论是叫班干部还是服务员,让在家里已经当惯“小干部”的孩子们,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认识到做普通人也同样具有的“公民责任”,也许比培养其“服务才能”更重要。(文中涉及未成年人系化名)
★记者何柳 见习记者曾小曼/文 记者龙在全/图
■相关新闻
“中队委”就值 1元钱?
最典型的例子是,学生在班上当不了干部,就到学校门口购买干部袖标,买“官”过瘾。
在沙坪坝、巴南等区的部分小学门口都出现兜售“中队委”、“中队长”干部袖标的摊贩,生意十分火爆。记者在巴南区一小学门口看到,很多小学生放学后都会去光顾干部袖标的兜售地。“中队长一块五一个,中队委一块钱一个。”
一位姓刘的三年级小学生告诉记者,他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但早就听同班同学说附近有所学校的门口专门卖各种干部袖标,只花一两块钱就可以买来戴上,回家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奖赏。“我在班上成绩只属中等,当干部、管其他同学的事根本轮不到我。何不买个袖标来戴,过过管人的瘾,神气一下呢?”于是他动了心,下午放学后专程跑到这所学校门口来买袖标。他花了两块钱一口气买下了两个“中队委”的袖标,他说,这样可以戴很长一段时间,也不容易被爸爸妈妈发现。
小学生陈朋这样说,家里人都很看重“当不当干部”这种事情,买袖标虽然是骗了他们,但回家后看到爸爸妈妈脸上有光,亲戚朋友又有红包奖赏,好处太多,谁不动心?
据记者了解,“买官”的几乎全是低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学生,而高年级学生的看法则截然相反。渝中区某小学一五年级的学生称,班干部要协助老师做很多事,这些事没有谁愿意做,更别提“买官”了。一位高年级班主任也说,班上的学生对于当班干部都“不稀罕”,每次选举都你推我让。
小学生网上“买官”记
此前,顺德一名年仅11岁的小学生,因为当不上班干部,竟突发奇想,在网络的指引下,花100元上网买了一个“县令”做。据该小学生说,他们班里有很多同学都背着父母,偷了家人身份证上网买了“官”做,因此他也想买一个“县长”当当。据说,如果没有钱,写120个人的QQ号给该网站,也可以当“官”。小学生因为在班上谋取不到“一官半职”,继而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淘“官”。
广州市东山区一所小学五年级某班在对全班学生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近七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班里的“小干部”。
南通市某小学四年级进行班干部改选,一位平时上课做小动作、学习不用功的同学竟然当上了班干部,引来一些同学嗤之以鼻。有位同学透露内情,该同学的选票全是幕后拉来的。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