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5年11月29日08:28 来源:北方热线-沈阳日报 |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
|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手破了,到诊所包扎一下。
这挺严重啊, 得动大手术!
———我的妈呀,这不给我整废了吗!
视点提示“游医”是一个游离于现行医疗体系之外的黑色群体。这一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从医资格,却无不号称包治百病。他们利用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用各种手段吹嘘自己医术高超,从而诱引患者上钩,赚取昧心钱,无视患者的身心健康。
一些患者求医心切,缺乏卫生常识,当然是游医猖獗的原因之一。但是不法行医者何以猖獗、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更加关注,进行更深入的调研,以便拿出更好的整顿措施,尽快驱除这种脱离监管的游医团伙所带来的危险。
1几十元中药,一千五百元买回11月8日9时许,皇姑区怒江广场附近,一阵如同演杂耍般的叫卖声从远处传来:“包治百病,大爷大娘来试一试,治不好病不要钱!”
只见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女子不停地截住一些中老年行人,口中不停念叨:“祖传秘方,免费义诊,有没有病先让我看看……”不少路过的老年人都动了心,纷纷上前请求诊断。
而在马路对面,癌症患者张新阳老大爷以憎恨的目光盯着白衣女子的行动。“自从被骗过一次以后,我再也没上过当!”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次被游医骗钱的经历。
“我去年被检查出肺癌。大夫说,我的病情处于中期阶段,如果治疗得当还有希望。
有一天午后,我刚进这个小广场,就有位中年妇女迎上来搭腔,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堆专业术语。我们越谈越投机。她就说自己是学医的,现在给人看病。她用一个类似听诊器似的铁东西放在我胸口,嘴里嘟囔一阵子,然后神秘地问我,她们诊所里有位退休的‘老专家’配的药,效果很好,我想不想试试。
“就这样,在她的指点下,我和家人打车来到宁山小学后面的小区,找到‘老专家’出诊的屋子。那里简陋得很,除了桌椅、沙发,没什么多余的摆设。大夫看过我的病历,给了我很多关于治疗方面的文字资料,让我看看再拿主意。我看见资料上列举了大量病例,还有一些感谢信,有的还有电话号码,都说药效如何好。我治病心切,就花了1500元,买了两个疗程的‘特效药’。
“我还是不放心,有一天拿药找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大夫看。那位大夫告诉我,这些药都是些常见的中药材,没有什么治疗的作用,一共不过几十元。”讲到激动之处,张大爷拿出了带在身上的一些“老专家”提供的资料。记者按资料上的所谓“康复”患者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可电话里传来的不是“您拨的号码不存在”,就是“您拨的号码是空号”之类的回话,更为搞笑的是,一位鞍山“患者”家里的电话号码居然是6位数。
好奇的记者走到马路对面,也加入到白衣女子身边的围观者之中。
只见该女子正用小木棰轻轻敲打就诊者,当即诊断出一些老人患有风湿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然后拿出她自带的所谓“祖传药”,说服“患者”试服。
记者不由问道:“你是医生么,能不能看看你们的医师从业资格证和执照?”该女子说:“我这是祖传的医术,你要看什么病?”随后,她警觉起来:“你是干啥的?不看病就不要到这里瞎搅和!”说完,转而游说其他的围观者。
见状,记者只好表示自己肠胃不好,也想检查一下。女子草草地递给记者一个地址,让记者到她们的店里试一试。
2 “内科大夫”,什么病都能看?
11月9日下午16时,记者按照地址找到了位于皇姑区延河街82号楼下的一家个体诊所。在这家只有40多平方米的沿街小门市里,除了一张木桌和几把破旧的椅子外,别无它物。
一对中年男女正在坐诊。记者表示想看看胃的毛病。只听了记者对症状的粗略描述,中年男子就随手掏出了个小纸包递给记者。打开一看,里面些有呈褐色的类似鱼食状的小颗粒。“吃吧!你已经是重度胃黏膜坏损,不及时治很可能癌变!”中年男子说。
记者装成害怕的样子,仔细打量着这些小颗粒,问道:“这药没问题吧?我看你们好像没证啊?”中年男子好像听到一个笑话似的,反问道:“我们就这条件,你要是太在意了,去大医院啊,那不得宰死你?”那女子也连声说:“就是!就是!”
记者指着门外的灯箱,对他们能看内科病、接骨、风湿病、腰脱等如此之多的病表示怀疑,女子指着男子自信地说:“他可是内科大夫,内科可是啥病都能看的。”
男大夫看记者还在犹豫,赶紧劝道:“扎针便宜,你扎针吧!保证是真药。你家在哪儿?我们可以上门服务,注射针扎一次15块,一个疗程10天,总共才100多块钱。”至于注射的具体是什么药剂,男大夫一直到最后也没告诉记者。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记者看到,男大夫在给病人分发药包时,十几粒褐色小药片就放在他裸露的左手掌心上。只见他的右手拿着分药的小塑料勺,一会儿仰头想想,似乎在计算剂量,一会儿低头用勺子在左手掌心上拨拉一下,把药片们分开。他面前的病人则不存丝毫异议地耐心等待着。偶尔有人问这药是哪产的,“自己家做的,保证管用,都给人开了不知道多少包了!”男大夫回答。
男大夫很有耐心地拿出了一张另一诊所的小广告单,上面写着:“高科技诊疗,著名医学教授坐诊,专治疑难杂症……”他介绍说,这家诊所在大东区,是他朋友开的,最近购置了很多检查设备。提他的名字还可以“打折”。
让记者不解的是,国家禁止向不具备医疗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出售药品和医疗器械,这些诊所大夫怎么可以称自己的药品、医疗器械进自正规的医药公司?“拿钱找医药代表,这样的事都可以办!”男大夫向记者透露,一些药品如果卖给个人,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还能拿回扣。一般情况下,买的时候只要随便填一个医院的名字就可以了。一些小诊所购医疗器械基本上都是用这种办法。“你要是嫌我这儿条件不行,就到我朋友那里去看看!”
3 “游医”的特点是吹牛
记者在多日的采访中,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游医医疗广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游医们无一不头顶各种显赫的光环。什么“医学博士”“著名专家”……他们往往打着“科学”的旗号,散发各种医疗广告,似乎他们是专治疑难杂症的行家。
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科大学张中举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游医具有的欺骗性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引起警惕,他们除了刊登一些不真实广告,利用医托拉取消费者外,还常在一些闹市中招摇撞骗。而敢于吹牛,什么难治治什么,是游医宣传的一大特点。
张中举教授表示,游医“行医”是趋利的,医疗广告上吹嘘得天花乱坠的种种“最先进”的检测、治疗仪器,往往有可能是假货,有的根本不是对症治疗的设备。
游医们最惯用的行骗手法就是把没病说成有病,故意夸大疾病的危险性,摧毁患者的心理防线,然后开出价格惊人的大处方,骗取患者购买他们的“特效药”。游医们招有时也适当地给患者下“诱饵”,引诱对方,致使一些贪小便宜的人上钩。有不少患者表示,“交个朋友”“相遇有缘”“免费看病”是游医最常念叨的话语。
4 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据了解,非法游医一般散见于郊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而游医的最大消费群体是低收入家庭和外来人员。由于游医地点不定,没有保障,看病者上当后也找不到责任人,只好有苦说不出。
既然非法游医的医疗条件如此恶劣,那为什么常有人“青睐”游医?有位民工表示,像头痛脑热的这样小病,黑诊所的价格比正规医院便宜很多。“我们也知道那些没证的大夫不可靠,可是大医院看病手续太复杂,折腾不起,也花不起钱。上次我感冒去医院,要挂号、划价、交款、取药等,足足花了我一个月的工钱。”
游医虽然没有证件,却巧妙找到了生存之道———在他们那里,价格看上去比正规医院“低廉”很多。而最令人可怕的是,价格因素往往战胜了人们对于非法游医风险的恐惧。
5 打击“游医”面临困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事例。一次,卫生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取缔了一个黑诊所,却发现这家诊所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查封了——它不久前刚被处罚过,而后又重新开张了。
对此,张中举教授分析说,成本低是非法游医猖獗的主要原因。“他们大多在出租屋内,设备极其简陋,整个投资不过千八百元。罚钱?没有!没收工具?随便!你一走,他又来,与你捉迷藏。”
市卫生局有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说,游医的确在部分地区存在,卫生部门一直没有放弃打击和监管,但是游医是流动性比较强的群体,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卫生管理部门对非法游医的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管理上,往往是管的多理的少,堵的多疏的少;在方式方法上,往往是突击行动多,经常性管理少。一些非法行医者掌握了管理者这种时冷时热、时松时紧的特点,便与之玩起了“捉迷藏”。
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凌杰律师认为,游医有别于其他人群,对于游医的刑事处罚的确存在法律的难题,比如,针对医生管理而颁布的《执业医师法》,只明确了合法医师行为准则,却管不了没有任何资质的医师;刑法的“非法行医罪”要求有严重的后果,但没有后果的怎么制裁却没有规定,所以对一般的违法者又不适用。因此,在行政法和刑法之间,出现了一个空白,于是就有不法者来钻空子。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没有构成重伤的非法行医行为只能进行教育、没收药品及其非法所得、处1万元以下行政罚款。许多游医只要把药品藏匿,把门关掉走人,执法人员就无可奈何。
由此看来,我国对打击非法游医的政策还不够严厉,执法时还受到制约,无法对非法行医者形成足够的震慑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