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商南县,行走在乡间小路、农家院舍,发现当地不少农民都有自己的“科技书屋”:一间不大的书房,摆着各式各样的科普图书、光盘、磁带等,多则上千册,少的也有百十本。建科技书屋,学科技知识,改变传统农业观念,是该县不少农民在寻找致富新路中达成的共识。
商南县富水镇青年农民刘玉洁投资3000多元买回500多册农业科技图书和100盘科技光盘,建起了一个“科技书屋”,她不但天天晚上“泡”在“科技书屋”里给自己充电,还免费向附近农民借阅,帮助他们学科技知识,走科技致富之路。湘河镇湘河村村民张彦成对此深有感触,他前些年跑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打工,目睹科技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中显示的威力,毅然回家办起了“科技书屋”,取名“助民书斋”。他满怀信心地说:“闲时多充电,来年好种田嘛”。据乡村干部介绍,像张彦成这样自办“科技书屋”的农民,在湘河镇就有20多户。“科技书屋”的兴起,使农业科技知识在商南农村得到了广泛传播。城关镇农民胡万林从“科技书屋”获得花卉苗木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办起了6亩花木苗圃,与外地客商签订了5万多元的销售合同,成了县里有名的“苗木大王”。往日挤出时间打扑克,今朝余闲读书忙,成了商南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报记者 段 彬 通讯员 丹 江 传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