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与中国国家机构建立合伙关系
印度年轻活跃的信息技术(IT)业,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这一点很少会有人质疑。问题是如何实现知识转移。印度高科技产业的老总们寄望双方合作,他们相信,这将让他们进军巨大的中国IT市场。
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一名资深官员表示,全球信息巨头在这个市场的10年领先地位,使印度公司面临的任务令人生畏,但他们仍有一些有利条件。例如,10年前,对于外国IT公司来说,组建合资企业是进入中国的唯一方式。“今天,印度正在走捷径。他们试图与IT项目的主要赞助商———中国国家机构建立合伙关系,从而获得参与市场的途径。”他说。
印度公司面临三大挑战
但咨询公司麦肯锡新德里分公司合伙人JayantSinha说,他们面临的困难很大。他也是印度IT工业协会“印度软件公司与服务企业协会”的顾问。他举出三大挑战。第一,印度公司必须解决招聘、培训和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他们在国内对此就很熟悉了。
第二,本地企业必须超越依赖一家外国大客户的生存模式———而这仍是他们青睐的进军中国的策略。例如,总部设在德里的伟创力最近表示,它进军中国是“因为我们客户的需要”。第三,公司必须稳定下来并加速发展。
“如果在中国没有本地合作者,你将无法在一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市场中采取任何行动。”TCS首席执行官拉玛多拉尼说,“但合作对中国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他们必须先在国内建立能力,然后才能走向世界。这是印度已经完成的事。”
最大难题是英语差
这些必需的能力包括项目管理专长和流利的英语———这是印度价值220亿美元的IT业的根基。随着西方公司“离岸”运作的增多,印度IT业发展迅速。
在中国,具备这些技能的人寥寥无几,影响了IT业的发展,并使外商却步。“我们一般都是与中国企业打交道,我们碰到的最大难题是英语差和IT管理人才贫乏。”IBM的一位高管9月在上海向印度IT业老总们表示。
中国工程师不擅长产品开发
在中国建立了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的浦凯旋·梅农表示,印度IT公司必须改变其商业模式,才能在中国产生影响。他指出,中国工程师擅长的不是产品开发,而是需要大量流程的技术服务和商业应用。
这恰好是印度的专长。一旦中国掌握了相关诀窍,这类服务很可能成为中国进入市场的第一个领域。中型印度服务公司将面临本地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这些本地企业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然而,印度公司的“秘诀是通过向本地市场提供手机、博彩、动画或嵌入技术等增值服务进入产品开发。”梅农先生说。 图:“我们认为,让我们与赢得政府IT合同的中国合作伙伴携手,有助于印度企业进军中国IT市场。”———NIIT董事长雷杰德·帕沃
(夏天/编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