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本报讯(记者张彩平)本市已进入感冒咳嗽高发季,但记者昨天从市药物不良反应中心获悉,部分咳嗽药含有“可待因”等可致瘾精神类药物,不可长期服用。专家还提醒,含有“可待因”等成分的咳嗽药绝不能加入可乐服用,否则其危害相当于毒品。
据悉,以含可待因成分的“涉毒”止咳药在1998年已被列入处方药管理。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告诉记者,一些止咳产品中含有的可待因(又名甲基吗啡)、麻黄碱(又名麻黄素)、樟脑酊成分属于精神药品(毒品),大量使用可刺激大脑产生兴奋感,出现病态性嗜好,停用后往往会出现精神萎靡、行为反常等依赖性反应,一些中药止咳糖浆中的罂粟壳、麻黄成分也可起到类似作用。
杜文民介绍,可待因之类的止咳药准确地说是镇咳药而不是止咳药,仅适用于反射类干咳,但如连续服用两周无改善,即应停药并进一步就诊;此药不适合痰多类咳嗽,服用后痰排不出,会加重细菌感染,应服用祛痰类止咳药。杜文民特别提醒,许多家长给孩子吃药时,常常会加入可乐等饮料,以消除药的苦味,以减轻孩子“药物恐惧”心理;但可乐中的成分同可待因等配合起来,会使药物对孩子的刺激加倍,其危害不轻于毒品。
·辽宁发射21枚火箭催雪 沈阳降今冬第1场雪(图)·北京将高效利用土地 地铁沿线拟建新经济适用房·多项新规今实施带来深刻影响 禁止性骚扰首入法·中韩拒绝与日双边峰会 三国领导人会议可能取消 ·南国都市报-搜狐年度策划:梦想2006大型征集活动·实话实说征集创新梦 怎么看刘翔家获评五好家庭·上海天价手机号码炒到16万元 号虫操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