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创办的中怡康统计机构公布了10月中国彩电市场的最新市场情况:中国品牌在零售量的占有率达到87.27%,外资品牌只占到12.73%;并且前5名全部是中国品牌,分别是海信、长虹、创维、TCL、康佳。在高端电视格局中也表现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以液晶电视为例:中国品牌在零售量的占有率达到80.39%,外资品牌只占到19.61%;并且前5名也全部是中国品牌,分别是海信、TCL、厦华、创维、长虹。(详细数据请看表格)据累计报告来看,海信平板(含等离子、液晶)的销量、销售额已经连续14个月双双蝉联所有品牌中的冠军。
日韩品牌风光不再
从中怡康时代公布的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所有主流平板电视品牌的市场份额情况来看,2004年1月份海信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是2.61%,夏普的是16.92.%;到了2005年10月,海信的占有率达到13.10%,夏普变为2.38%,夏普从去年的一枝独秀到了今年的第9位。其他的外资品牌更是每况愈下,可以下一个基本结论:日韩品牌在整机高端产品的风光不再。
传统电视时代(2003年以前),国内品牌的份额主要靠降价夺得,市场销量最大的品牌销售额却非常落后;2004年进入平板时代以来,中国彩电企业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很好地把握住了产业升级的机会,实现了全面转型,不仅取得了与外资品牌较量过程中的绝对优势,还拿到了数月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双冠军。其重要意义比当年中国彩电业靠规模和价格一举跃上世界彩电大国还要重要,因为它确保了中国彩电业今年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健康发展。这也标志着中国彩电企业绝对不单纯是一个制造大国,还是一个制造强国的开始。
中国品牌靠技术赢规模
对于这种格局的变化,在中国彩电市场进行长期调研和跟踪的专家中怡康机构董事长李基祥认为,中国品牌胜在加速度研发的技术。海信在今年研发的“信芯”代表了中国企业在高端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举动也为中国彩电业树立了信心;另外,中国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敢于在提高销售能力上做文章,如海信等中国品牌的网点覆盖率和服务网络的广泛性具有明显的优势。
记者采访了位居中国彩电的第一梯队的品牌海信,海信集团总裁助理杨云铎认为,中国彩电企业多年来进行技术、品质和营销水平的积累,发展到现在,充分证明我们是基本具备了在彩电整机市场竞争的绝对优势,并且不是一个短暂时期的表现,而且是不断持续上升的持久的领先优势。根本上的原因就是中国企业已经在高端产品上占据了性能价格比的主动权,中国的产品在技术水平和品质上更好,价格和服务更具备竞争力,取得这样的成绩自然是水到渠成。
杨云铎表示,海信具备了从15寸到63寸当前行业最为完备的平板电视阵容:66、77、88系列的大屏幕平板电视占据中国大平板市场的近半壁江山,海信平板还先后被选作国礼送给南非副总统、被22国外长会议唯一指定使用,国家领导人送给俄罗斯二战立功老战士、国家商务部送给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可谓国礼扬国威。2006年的市场将是网络化和无线连接技术广泛应用在平板领域的一个新阶段,在这场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中外品牌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都会很好地显现出来。海信快速转型平板有两个发展目标,一是,2005年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上销量位居第一;二是,到2007年成为国际平板电视市场的主流提供商。现在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海信要凭借技术加速度继续向第二个目标冲刺。
链接表格:
中国市场彩电10月份占有率情况
品牌 |
量占有率 |
额占有率 |
价格指数 |
国外品牌 |
12.73% |
30.31% |
2.38 |
国内品牌 |
87.27% |
69.69% |
0.80 |
|
|
|
|
海信 |
14.81% |
12.60% |
0.85 |
长虹 |
14.80% |
11.26% |
0.76 |
创维 |
14.51% |
12.26% |
0.84 |
康佳 |
14.04% |
8.96% |
0.64 |
TCL |
13.26% |
10.68% |
0.81 |
中国市场液晶彩电10月份占有率情况
转自搜狐
品牌 |
量占有率 |
额占有率 |
价格指数 |
国外品牌 |
19.61% |
27.51% |
1.40 |
国内品牌 |
80.39% |
72.49% |
0.90 |
|
|
|
|
海信 |
13.10% |
13.92% |
1.06 |
TCL |
13.10% |
11.73% |
0.90 |
厦华 |
12.21% |
9.26% |
0.76 |
创维 |
11.70% |
11.69% |
1.00 |
长虹 |
11.06% |
9.10% |
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