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他们心灵的重负
目前我省20万在校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有4万多人。通过家长努力、学校贷款、社会捐助等措施解决了他们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生活问题仍继续存在,在我省4万多贫困学子中,他们每人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50元左右。
从偏僻、贫穷的山村来到繁华的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家庭经济能力的欠缺,使他们不论在思想、心理还是生活上,将面临一种新的考验和抉择。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背负厚重的期望“能让父亲的脸上露出笑容,我感到很高兴。”甘肃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刘瑞峰说,接到录取通知书时,虽然知道上学要花很多钱,但父母平时紧绷的脸上堆满笑容,精神上的满足让父母在村里的地位陡然升高,因为他是他们村的第一个本科生。
“你到学校认真学习,一定要争气,别担心经济上的困难,没有钱了就向家里要。”刘瑞峰回忆拿到通知书后,坐在炕头上的父亲这样鼓励他。他说:“与班上城里的同学相比,我感觉我的压力比他们大,因为父母、乡亲都认为我是他们的骄傲,我可不敢让他们失望。”随着高校的扩招,山村里走出大学生不再是新鲜事,但孩子考上大学,仍然是值得农村父母骄傲的事情,正是父母的厚重期望,成为了农村大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源泉。
冲破自卑的羁绊 樊续川来自静宁县的一个山村,是西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
樊续川的初中、高中都在成纪中学完成,老师上课都用当地方言。在来兰州上学之前,他从没走出过静宁,也没有说过普通话。
“刚入校的前半学期,和人交流都有恐惧心理,生怕别人听不懂,笑话我。”樊续川用略带家乡口音的普通话说:“后来我发现,虽然城里的孩子活跃,但水平和我不相上下,我也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写作比赛我都参与,还获了奖。”“并非每个农村学生都和樊续川一样尽力改变自己,很多人都选择了回避。”樊续川的班主任说,部分农村大学生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自己与城市大学生在特长和修养方面的差距,因此,陷入羡慕与无奈的矛盾中,产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的回避心理。
普通话、特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都可以自我改善,但贫困却是无法回避的,消费上的窘迫往往使农村大学生在城市中难以自信。
1元钱的早餐,中午3元钱的快餐,晚上3元钱的炒面,1天7元钱,1个月也就200多元,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的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女生少一点,180元左右。
与200元钱相比,150元的生活费肯定紧张,贫困大学生节衣缩食,举步维艰。
“我到打饭的时候,都要早一点去,为的是多喝几碗免费的菜汤,这样就不用打热菜了,去晚了,汤里就没菜了。”兰州大学的姚伟峰笑着说。他来自我省一个贫困县,“我一顿饭只花1元钱,5毛钱两个馒头,5毛钱1份凉菜。”下午没有课,姚伟峰在校园花坛旁,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着英语。他说:“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才能忘记饥饿。”与姚伟峰类似,西北师范大学的李磊,为了给同学送生日礼物,尽管不贵,才6元钱,却过了两天只吃馒头的生活。李磊苦涩地说:“同学过生日,不去不好意思,6元钱的礼物可就是我两天的生活费。”姚伟峰说,学习之余,同学常以上网、购书、郊游、聚餐等形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但这些都需要花钱,自己却是囊中羞涩,无法实现,面对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他有时候显得无精打采,极想改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期待关注的问题在很多农村大学生看来,求学的时间有多久,他们窘迫的尴尬就有多久。城市的繁华和消费,似乎在校园里体现得更为突出。2003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的成凯,是会宁县头寨乡人,由于未能交清大学7000元的学费,毕业时学校扣发了他的毕业证。成凯说,想起大学的生活,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酸楚。采访中记者发现,来自贫困地区的部分大学生,因为经济的贫困,使他们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陷入了一种不能自拔的迷茫,致使他们的性格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惋惜的缺陷。同时,面对陌生且繁华的城市生活,一些学生经不住诱惑,走上了歪门邪道。而有些学生为了面子,则过度节衣缩食,以省钱摆阔……本报记者阎世德 实习生 杨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