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庆慧)
央行副行长苏宁昨天在上海出席两岸票据市场与业务研讨会上透露,自今年5月央行允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以来,到目前仅仅半年,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已突破千亿。截至本月17日,已经有41家企业按照《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交备案材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人成功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54期,总面额为1009亿元。 其中,单只最大额度达到100亿元,最小量为两亿元。据悉,年内还有1000多亿元的发行计划备案。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证券市场上的新股首发和再融资申请已被暂停7个月之久。在此背景下,发行短期融资券成了国内部分企业低成本融资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据了解,在41家已经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中,有万向钱潮、横店集团等民营或集体企业的身影,但主要为国航集团、东方航空(600115)、五矿集团、振华港机、华能国际(600011)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和优质上市公司,涉及的行业范围主要为航空、原材料行业、电信、农业、旅游等。
苏宁表示,短期融资券实质是融资性无担保的商业本票,与国外商业票据相同,主要为丰富货币市场品种,改变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状况。但由于纯粹以企业自身信用为担保,无第三方担保,因此,大型国企因自身信用等级高,市场容易接受,承销商也愿意进行推荐。但记者获悉,尽管如此,部分民营企业也不甘心,目前在央行排队等候审批发债的民营企业不下50家。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出现,不仅成功拓宽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而且成为因股权分置改革而处在再融资停滞状态下企业宝贵的短期资金来源;第二,短期融资券也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发行短期融资券有利于上市公司降低财务费用,调整债务结构。
据悉,目前已发行的1年期企业短期融资券其利率大多在2.92%至2.94%之间波动,前不久面世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中标利率更是只有2.0561%,目前银行的1年期贷款利率为5.88%。即使算上承销费率,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比银行贷款的成本低约2个百分点。专业人士称,按此口径测算,到目前为止,100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已累计为企业节约了20亿元的财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