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省对建设工程的审计不是“黄牛过河———拽尾巴”了,现在审计跟着工程走。近日,国家审计署在我省召开会议推广江苏的做法。
长期以来,对建设项目的审计主要是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种方式,都是事后的审计监督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俗话说是“黄牛过河拽尾巴———晚了”。 就是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揪出了腐败案件,但人已经倒下……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江苏审计机关开始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路子。近三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共对15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审计金额达900亿元。通过审计,共核减工程款3亿多元,节约建设资金8亿多元,同时纠正违规及不规范资金20多亿元,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完善相关制度近200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促进规范建设市场秩序、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和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从“超脱”的监督者的角度提出审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省审计厅对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已进行的9次跟踪审计中,首次审计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建议24条,之后审计发现的问题逐渐下降,其中有二次没有查出任何问题,通过加强工程结算过程中控制,仅核减工程款70万元,核减率0.26%%,且全部由建设单位结算时从相关施工单位扣回。
跟踪审计极大地促进提高了建设投资绩效。对于财政投资巨大、承载诸多重要功能的建设项目,社会关注其建设投资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跟踪审计开启了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新途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南京市审计局对火车站站前广场招标投标审计过程中,根据积累的资料,以审计建议的方式及时提供信息,使钢材以每吨低于市场挂牌价40元的价格招标成功,节约了投资,体现的是经济效益。
跟踪审计从源头上遏制了投资领域的腐败行为。几年来的跟踪审计结果表明,在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中,不仅重大腐败案件大幅下降,而且违纪违规问题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对苏通大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和南京奥体中心等3个合计近200亿投资的项目审计中,迄今为止未发现一起经济案件。(徐宁生姜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