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日电 进入11月份以来,齐齐哈尔市地税局喜事颇多,捷报频传:荣获国家文明委颁发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摘取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奖牌;省地税系统两个税收经验现场会在齐召开。11月末,市地税局又传来令人振奋的喜讯: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2005年市政府下达的税收收入任务,提前一个半月完成省局下达的税收收入任务:共实现税收收入90051万元,完成市政府计划任务的100.03%,同比增长19.08%,增收14430万元。其中,市本级收入实现69996万元,完成计划的103.7%,同比增长21.66%,增收12463万元。社保费收入完成5272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35.69%,增收13868万元。市地税局把确保税费收入作为支持全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工作中心,以地税文化创建文明之师为动力源泉,以“一条主线,三项任务”为治局方略,以“带好队,收好税”为主战场,在全系统全面开展了以组织税费收入为重点的“百日会战”,创造性地开展了税收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税收稽查“撒手锏”的作用,使税费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准确测算基准税负 税收指标应收尽收
税收是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百日会战”之初,市地税局一改过去年度指标参照上年完成数额递增确定的做法,在全系统开展了三个基准税负测算工作。他们深入探讨税收与经济的关联度;以因素分析法、行业税负法、弹性预测法,测算出齐市区域宏观基准税负、重点行业基准税负、行业营业税基准税负;通过测算分析,确定了齐市税收管理的重点税源、重点户、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通过三个基准税负的准确测算,明确了向哪个区域、哪个行业、哪个税种要收入,使全市地税收入指标趋向合理,实现了指标制定的科学化、规范化,与齐市的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新体制搬开拦路石 入库税金大幅增收
体制的陈旧,往往是制约事业前行的第一块“绊脚石”。市地税局在全局推广实施了“税收管理员制度”,对旧有的税收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将税源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分块划片进行责任管理。先行负责试点的建华地税局将经验推广全局后,全系统立即调整机构职能,确定人员,确定税源管理方式,确定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新机制的建立,扫除了管理体制上的“中梗阻”,税收收入大幅飙升,仅建华地税局5月份统计,个体税收为138万元,同比增长170%;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收入达76万元,同比增长946%。
利刃稽查依法治税 偷逃骗税悉数回收
税务稽查,历来被称作税收的“撒手锏”,只有锏刃锋利,才有“杀伤力”。市地税局及时果断地进行了稽查队伍重组,实现了精简高效。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纪律严明,蓬勃向上的稽查队伍建立起来,蓄势待发。在他们开展的“阳光稽查”中,业户对执法的满意率达到100%。稽查队伍首先对重点税源实施监控,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4069户,查补税款908万元,加收滞纳金37万元,罚款119万元,合计1321万元。同时,市地税局在重点稽查的基础上,调动1100余名干部参战,实施拉网式、覆盖式稽查,共检查企业27136户,查补税金总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
强化依法清欠手段破解难题补回欠收
欠税是税款历史的遗失,也是影响税费收入的重要因素。市地税局在全面展开清欠工作之前,根据历年清理欠税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清理欠税工作特点,制定了全市清欠工作的“八条规定”,以强化依法行政手段,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偷、逃、骗税违法行为。他们首先对5家欠税大户在新闻媒体上发布了“欠税公告”,极大地震动了所有欠税企业。同时,各基层局对企业欠税数额实际予以确认,送达欠税告知书,依法采取税收保金和强制执行措施,对欠税企业实施以票控税,在审核税收优惠政策时严格考虑。在清欠工作中,仅龙沙、铁锋、建华地税局依法查封扣押28处、价值1300余万元的抵税房产,并通过价格认证,依法拍卖抵税。市地税加大清欠力度,震慑了欠税企业,他们纷纷筹措资金补交欠税。目前,全系统已回收陈欠1201万元。
精细化管理出效益攻难点盲区全面促收
管理是企业和部门行为的中枢,而精细化的管理更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市地税局提出“向管理要收入、要效益”的口号,以精细化管理攻克征收难关,扫除征管盲区。
他们首先确定销售不动产税收是地方税收的重要税源,并根据齐市建安、房地产业经营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和征收管理滞后、被动、粗放的现状,认真研究细化管理的解决方法,制定了“项目信息对比,税源监控,以票控税,集中征收”的销售不动产税收管理新措施,使该行业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在精细化管理中,市地税局创造性地开展了“一户式”信息管理,依托信息化突出管理主线,利用“一户式”管理系统随时掌握辖区纳税人纳税情况,从而有效地掌握税源,防止漏征漏管,扫除了税收征管的盲区和死角,最大限度地实现应收尽收。
市地税局在积极组织税收收入的同时,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积蓄力量。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涉农税收,下岗职工、残疾人再就业等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减免各种税费1.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