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周总,最近您在许多会议和场合提到企业文化建设,6月19日,您还在总裁办公扩大会议上以企业文化命题展开分组讨论,是不是可以理解,集团的企业文化开始破题?您能谈谈您对企业文化的见解? 周成建:有人说三年的企业靠产品,五年的企业靠老板,十年的企业靠管理,二十年的企业靠文化。 今年是集团成立十周年,是我们的管理提升年,不仅要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更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今年作为企业二次创业的开始,我们也深深地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应该是员工当下认同并普遍自觉的观念和规则系统,是员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信念、态度、性格等方面的集合体,是企业员工内在的行为准则。企业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对企业是极其重要的,这不是技术,而是意识形态。我经常讲这样一个建筑师的故事,说是三个不同的建筑师在一座教堂砌砖,问第一个建筑师说你在干什么,他回答说:我在砌墙;问第二个建筑师,他回答说:我在盖教堂;问第三个建筑师,他回答说:我在修建上帝与人交流的桥梁。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取向,不要说处在不同地位的人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就是不同的人在干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会导致他们有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效果自然是不同的。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发扬怎样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美特斯邦威企业文化建设开始破题。 记 者:请您谈一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周成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积淀可以提升品牌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还能起到凝聚人心、激励工作等作用,企业不能光有先进的业务模式和先进的业务流程,更需要有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业务模式容易同质化,而企业文化是个性化的,不可复制的。它是一个价值体系和坐标,决定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员工的价值取向,是判断企业和员工行为是否正确的衡量准则。 记 者:目前我们企业文化的现状如何? 周成建: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十年,应该说有不少企业文化的积淀。如品牌的文化已经深入广大消费者心中,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积累了一套管理经验,等等。但是,目前尚缺乏梳理和提炼。 记 者:您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从何着手,如何切入? 周成建:我认为,企业文化重在建设。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小组。我想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所谓硬件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美特斯邦威大学、服饰博物馆等,软件建设则是《企业文化手册》、《美特斯邦威报》及信息共享平台、网站论坛等。企业文化要从三个层面切入,即精神观念层面、制度行为层面、物质生产层面。如果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价值取向,又有一个先进的、科学的、优化的工作流程,再有一个制度上的褒奖激励和处罚制约,企业文化做到三位一体,企业就有成功的希望。 企业文化贵在特色 记 者:周总, 美特斯邦威集团正在加大力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请您就如何建设富有美特斯邦威特色的企业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周成建:企业文化,贵在特色。特色就是差异,不雷同,不重复。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应该具备不可复制,不可模仿,不可拷贝的特质。它决不是从现成的某种文化模式中照搬照抄过来的,它必须是一种原创,一种积淀,一种累进。 记 者:美特斯邦威已经有十年的创业历程,在这十年中,美特斯邦威一定积淀了许多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你能谈谈美特斯邦威文化的特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是我们原创的本土化品牌,对它的诠释是“美丽特色就在这里,扬故邦之威,扬国邦之威。”这其中就有一个“特”字,这既是对产品的诉求,也是对品牌文化的诉求。美特斯邦威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不走寻常路”。这句简短而有力度的广告词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了,而如今这已不只是一句普通的广告词,它至少蕴涵两个方面的意义,对于企业员工,它是一句座右铭,鼓舞着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开拓、创新;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是美特斯·邦威品牌的精髓,传导一种品牌的文化内涵,在“年轻、活力、流行、时尚”的休闲服饰产品中传递给消费者独特的品牌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寻常”个性和感觉的文化诉求。 记 者:周总,领导风格也是一种文化,您能谈谈您的行事风格在美特斯邦威特色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周成建:我曾开玩笑说,我是个“土裁主”,这个“裁”是“裁缝”的“裁”。我本来是学缝纫起步的,对服装业有一种深深的情结,价值决定选择,我选择了这一行,并执着地走向前去。2000年以来,社会给我们企业许多机遇和诱惑,也有许多朋友劝我从事多元化经营的时候,我始终没有心驰旁骛,而是专注于服装产业,这种执着取决于我的价值观,因为我太爱美特斯邦威,有人说我已经“坠入情网”。哪里有钱赚就干哪一行,这是市场的误导,这样的投资实际上是一种投机。面对市场,我们要多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干什么?可以说,“专注于休闲服饰产业”目前已经得到公司上下广泛的认同,而且可以说已作为企业的战略被明确起来。也正是这种专业和专注,使我对服装上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直觉。当企业遇上困难和瓶颈的时候,这种敏感和直觉对解决困难、突破瓶颈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企业发展到今天,要提升管理,要从过去经验型的管理向理性知识型的管理转变。 记 者:您曾经说“在美特斯邦威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做事风风火火也是您的个性,员工对于富有美特斯·邦威特色的“变”的文化能适应吗? 周成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也是变化莫测。对于这样急速变化的时代,企业墨守陈规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也曾提出“思维和工作上要随需应变、随机应变”的要求。当然,船小好调头,船大难靠岸,企业做大了,还是要尽量把变化纳入计划,变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变不是乱变,乱变就经不起折腾,而是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辨正关系,既要以不变应万变,又要以万变应不变。目前员工也已渐渐适应这种文化了。 记 者:如何从深层次上构建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之精准、深刻、系统、成形,并支持我们的企业个性? 周成建:我们要从战略角度去确立企业的使命和愿景,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出发,做好我们的品牌定位。围绕这个方向,去制定策略,统一行动,规范行为。目前,美特斯邦威企业文化工作小组,正在根据集团的要求,访谈、调研、梳理和厘定企业文化,积极编制一个相对定型的、便于传播的,同时又通俗、简明、清晰的《企业文化手册》。相信对企业发展会起着精神上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 记 者: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当然也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一方面是人创造了文化,一方面文化又影响着人、塑造着人。请您谈谈对“以人为本”的看法。 周成建:我在强调做人观和做事观的时候,曾讲过“做人做事,做事做人,要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我也强调过我的用人观:“要把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这样说是要在企业价值导向上是把人放在首位,要以人为本。 记 者:2003年,您在《利润之上的追求》一文中曾全面阐述了美特斯邦威的立业使命与核心价值观,那就是:为消费者创造物美价廉的名牌产品,以丰富他们的美好生活;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为和谐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依法纳税,回馈社会。请问,集团是怎样为员工搭建平台的? 周成建:我们努力为员工搭建这样一个实现自己价值的舞台。人力资源是我们的最大资源,企业除了重视员工一系列福利保障外,还一直重视员工的培训,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员工满意度工程,尽量选好人、用好人、留住人。 记 者:建设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在学习方面,集团高层领导率先垂范。那么请问,在建设学习型企业过程中,我们在促进员工学习上有哪些做法和举措? 周成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实践和学习是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我们企业,学习的氛围一直很浓厚。为了鼓励员工学习,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根据业务工作需求及员工成长提升的需求,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有员工上岗培训、基层干部培训、中高层干部培训、销售一线骨干培训、野外拓展培训等等。培训方式有集团高层和优秀员工的现身说法,还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进行专业化培训。根据企业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目前,我们正积极筹建以提升员工及加盟商、供应商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美特斯邦威大学,预计在今年年底可以挂牌运作。我们还积极筹建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博物馆也将为员工提供一个传统服饰文化实物教育的场所。最近,我们还出台了《关于集团中高层经理在职进修学习费用报销的规定》。相信对促进学习推动学习会有积极作用。 记 者:今年三月,集团建立了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并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请问,员工代表大会将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成建: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就是要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工作。员工代表大会是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员工与企业决策层之间的桥梁,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民主创新的创新之举。 记 者:作为总裁,您对集团的团队建设还有哪些期望和要求。 周成建:我最大的成功和骄傲是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年轻活力的团队,提升团队健康指数,是我们今后的目标。职业化就是做好自己的角色(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职业部门负责人的角色、职业岗位的角色),知道自己的位置,在什么位置要承担什么责任。专业化就是要明确我们在做什么,怎么更好地发挥特长,做好事情。 企业文化要以和为贵 记 者:最近,我们在查找公司档案资料时,发现企业文化思想资源中“和”的思想时时凸现出来,请问,“和”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质?在企业文化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周成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中庸”,强调“致中和”,儒家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尤其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更是要“和睦”,“天时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万事兴”。儒家提出的本体论层面的范畴“仁”就是把人置于社会关系中,“仁”在字体结构上就是二人。现在中国正在倡导和谐社会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然也要有个积极正确的回应,企业文化要以和为贵。 记 者:以前,我们虽然也经常讲“和”的思想,“和”的观念,但显得有些琐碎,不够系统,现在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鲜明地提出“以和为贵”,请问,从系统的思维看,企业发展中这个“和”应包含几个向度? 周成建:“和”是一个关系实在,而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作为企业,主要的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与主管部门、关心和支持企业的相关单位如财税、工商、银行、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要建立友好关系,争取更大的支持;二是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协和,为了实现美特斯邦威的战略目标和愿景,大家要学会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和衷共济,把事业推向辉煌;三是处理好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要以诚信为本,合作双赢,齐心协力,共创未来;四是处理好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固然商场如战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们还是要尽量做到“和气生财”,竞争对手不是敌人,其实竞争还会带来动力,只有产业群的整体提高,才会有企业的更快发展。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最终不是被别人淘汰,而是被自己淘汰,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超越自己。 记 者:一提到“和”,有人马上会联想到“和稀泥”的情状,你觉得要如何认识“和谐相处”与“坚持原则”的关系? 周成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就是差异,不同就是个性,不同就是特质。在团队之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长,如果是“以己之长,度人之短”,就会导致互不卖帐、互相嫉妒,甚至互相拆台。相反,如果取长补短,增进合作,团队就能和谐;如果与竞争对手也采取差异化竞争,而不是采取抄袭、模仿等同质化手段,也能实现产业生态的和谐共荣。此外,“和”并不是不要原则,“和”的前提是原则,坚持原则才能真正和谐发展。 记 者: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当今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请问服装产业应如何对待自然生态? 周成建:我常说的“服装产业生态链”包括上游生产供应链,和下游区域市场需求链。要在上游寻找生产供应的价值节点;而在下游则要适应区域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区域文化的差异性、气候环境的差异性去搭配货品、优化结构。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每天都有四季气候,如果借助天时地利的条件,把这种资源挖掘出来,并加以配置就是人与自然的“和”。 (责任编辑:朱铭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