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廉的收费吸引民工走进“民工医院”
满足低收入人群医疗需求,却无法完全符合相关管理规定———
本报讯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崇一医疗门诊部”,因坚持向民工群体提供收费低廉的医疗服务而被称为全国首家“民工医院”,并备受社会关注。近日,该诊所因跨科为民工的孩子看病,被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局罚款1000元,它也因此没有通过医保定点医疗单位的审批。此外,卫生局还查出该诊所有其他违规行为。
杭州市卫生局:解决低收入者看病难问题,应发挥公立医院主导作用
杭州市卫生局医政处的有关人士认为,崇一诊所内科医生跨科诊断小儿科,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职业医师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的处罚是以法律为前提的。
当问到杭州市如何解决“低收入者看病难”问题时,医政处的这位人士表示,肯定是要发挥公立医院的主力作用,目前一些公立医院也在社区和卫生站都推出了一些惠民措施。当问到“是否会考虑给崇一门诊部一些帮助”时,这位工作人员说,现在有一些职业医生去帮忙,但具体的是辖区安排的,她不清楚。
“民工医院”院长:民营医院请不来大医院的医生
“民工医院”院长、医学博士赵华琼告诉记者,她曾经在报上连续登了3天,招聘小儿科专科医生。但是这些医生多数工作在大城市的主要医院或者妇幼医院。自己的诊所不能给予这些小儿科医生很好的条件。“那些民工带着孩子来了,你说我能不给治吗?”这就是跨科给孩子看病的缘由。
虽然条件比公立医院简陋了些,但低廉的收费价格和良好的服务使得杭州市很多民工选择崇一门诊部就诊,吴师傅告诉记者,他带老婆到公立医院看病,几瓶药就要好几百,这里打了两天吊瓶就好了,才花几十块钱,“省下不少钱”。
赵华琼告诉记者,她借了高利贷使医院继续运转下去,为此每月要多还1.5万元钱的利息,这是医院最主要的一块经济负担,如果能成为医保定点医院,每个月的收入就可以增加不少,不仅可以维持医院的运转,还可以补贴更多的民工病人。而一些享受医保的居民也希望能就近到这个诊所就医。
专家:民营医院介入低端医疗市场是必然
曾经参与我国相关医疗政策制定的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告诉记者,民营医院是一定要发展的,如果不放开对民营医院的审批,不给予其与公立医院平等竞争的环境,民营医院就很难经营下去。
任玉岭指出,现在的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70%的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本来是要用这些资源治疗疑难病的,普通病的医疗服务应该由乡镇医院或社区医院来承担。
这位专家指出,现有民营医院在经营时会遭遇重重“磨难”,与我国长期形成的医疗管理环境有关。
他认为,应该鼓励公立医院的人才流动,并对民营医院的审批和经营放宽条件,保证其“不受歧视”的生存环境。任玉岭透露,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逐步进行,而民营医院经营的相关规范性政策也即将出台。
声音
医生为何看重心电图弃用听诊器
上海媒体近日有篇报道,讲的是51岁的刘姓病人“死而复生”的险遇:患者因心电图呈直线而被宣布死亡。在“死者”被推往太平间时,家属发现他动了动手指,赶忙把他推回病房,医生很不情愿地连上仪器一看还是直线,“死者”家属还为此遭到训斥。刘的家人又把“死者”推到隔壁病房再做心电图,证实刘果然未死。事后发现那台“草菅人命”的心电图机5根导线中竟然断了4根。
显而易见,医生只要简单地用听诊器甚至俯耳倾听、搭搭脉搏,这种“错把活人当死人”的荒唐事就压根儿不可能发生。媒体反映的这件事,折射出如今不少医生对仪器设备的过分依赖。在一些医院,诊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而一些简单有效的“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却被医生弃之不用。超声心动图代替了心脏听诊,B超代替了摸肝脾查腹水,拍胸片代替了心肺检查,而误诊率却没见降低,甚至出现把活人诊“死”的怪事。医生坐诊,往往只是简单地问上几句,就开出一张张检查单子,打发病人检查去。听诊器,成了不少医生挂在脖子上的装饰品。
医学本是“触摸的艺术”。数据表明,完善的物理诊断再结合对病人家族史、病史的了解分析,可以使80%以上的疾病得出正确的初步临床诊断。著名心内科专家曾昭耆教授也强调,一个医师的水平,最根本体现在他正确用手、用眼、用脑判明病情的能力,现代医疗设备不过是病史和体检的补充。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这种多少年来被时间反复证明了的最基本的诊断方法,最能体现医生的医术和医德,是对症下药的前提。如果闲置“听诊器”,偏爱“透视机”,那么,不仅会使医患之间本应具有的温暖关系,异化为机器式的冰冷,而且势必导致患者看病贵,也难免引发看错病。
为什么那么多的医生重“透视机”而轻“听诊器”?很重要一点,是一个“利”字在作怪。当创收成了医院的工作重心,当科室业务量成了和医生个人收入挂钩的考核指标,当开单费成了获取奖励的“捷径”,种种过度治疗也就在所难免。看来,医院分配机制、奖励机制不调整,过度治疗之风就难以刹住。
发改委官员解说医疗改革
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必须纠偏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12日在“2005中国医疗机构改革·首届医院品牌与发展论坛”上表示:“对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市场化的行为必须纠偏,对不法行为必须予以惩处。”
王东生认为,医院各科室独立核算、承包,医疗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等做法,导致了乱收费、重复收费、大处方、重复检查泛滥。
据悉,国务院2004年下发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已明确医疗卫生领域是公共产品,属政府投资范围;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医疗机构,除对投资超过50亿元的医疗城建设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外,其他项目均由地方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王东生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是“两个分开”,即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分开、医药分开。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药品加价在30%至40%之间,远远超过国家规定15%的水平。
微观层面改革一是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办的、社会非营利医疗机构除应具有法人地位外,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人负责制,并建立监管机构,形成监管机构、理事会和执行人相互之间有效制衡。营利性医疗机构除具有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外,实行董事会制度。二是健全医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三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坚决废止各科室独立核算、承包,医疗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的做法。
王东生强调,“对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市场化的行为必须纠偏,对不法行为必须予以惩处。鉴于目前情况,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根本性措施是实行医院收入全部上缴,收支两条线管理。”
他说,我国目前还存在患者就医的盲目需求和过度需求。本应承担常见病和预防保健任务的一、二级和社区医疗机构冷冷清清,而大医院却人满为患,争相重复购进大型医疗设备,不断推动医疗费用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
满足低收入人群医疗需求,却无法完全符合相关管理规定———
本报讯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崇一医疗门诊部”,因坚持向民工群体提供收费低廉的医疗服务而被称为全国首家“民工医院”,并备受社会关注。近日,该诊所因跨科为民工的孩子看病,被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局罚款1000元,它也因此没有通过医保定点医疗单位的审批。此外,卫生局还查出该诊所有其他违规行为。
杭州市卫生局:解决低收入者看病难问题,应发挥公立医院主导作用
杭州市卫生局医政处的有关人士认为,崇一诊所内科医生跨科诊断小儿科,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职业医师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的处罚是以法律为前提的。
当问到杭州市如何解决“低收入者看病难”问题时,医政处的这位人士表示,肯定是要发挥公立医院的主力作用,目前一些公立医院也在社区和卫生站都推出了一些惠民措施。当问到“是否会考虑给崇一门诊部一些帮助”时,这位工作人员说,现在有一些职业医生去帮忙,但具体的是辖区安排的,她不清楚。
“民工医院”院长:民营医院请不来大医院的医生
“民工医院”院长、医学博士赵华琼告诉记者,她曾经在报上连续登了3天,招聘小儿科专科医生。但是这些医生多数工作在大城市的主要医院或者妇幼医院。自己的诊所不能给予这些小儿科医生很好的条件。“那些民工带着孩子来了,你说我能不给治吗?”这就是跨科给孩子看病的缘由。
虽然条件比公立医院简陋了些,但低廉的收费价格和良好的服务使得杭州市很多民工选择崇一门诊部就诊,吴师傅告诉记者,他带老婆到公立医院看病,几瓶药就要好几百,这里打了两天吊瓶就好了,才花几十块钱,“省下不少钱”。
赵华琼告诉记者,她借了高利贷使医院继续运转下去,为此每月要多还1.5万元钱的利息,这是医院最主要的一块经济负担,如果能成为医保定点医院,每个月的收入就可以增加不少,不仅可以维持医院的运转,还可以补贴更多的民工病人。而一些享受医保的居民也希望能就近到这个诊所就医。
专家:民营医院介入低端医疗市场是必然
曾经参与我国相关医疗政策制定的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告诉记者,民营医院是一定要发展的,如果不放开对民营医院的审批,不给予其与公立医院平等竞争的环境,民营医院就很难经营下去。
任玉岭指出,现在的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70%的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本来是要用这些资源治疗疑难病的,普通病的医疗服务应该由乡镇医院或社区医院来承担。
这位专家指出,现有民营医院在经营时会遭遇重重“磨难”,与我国长期形成的医疗管理环境有关。
他认为,应该鼓励公立医院的人才流动,并对民营医院的审批和经营放宽条件,保证其“不受歧视”的生存环境。任玉岭透露,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逐步进行,而民营医院经营的相关规范性政策也即将出台。
声音
医生为何看重心电图弃用听诊器
上海媒体近日有篇报道,讲的是51岁的刘姓病人“死而复生”的险遇:患者因心电图呈直线而被宣布死亡。在“死者”被推往太平间时,家属发现他动了动手指,赶忙把他推回病房,医生很不情愿地连上仪器一看还是直线,“死者”家属还为此遭到训斥。刘的家人又把“死者”推到隔壁病房再做心电图,证实刘果然未死。事后发现那台“草菅人命”的心电图机5根导线中竟然断了4根。
显而易见,医生只要简单地用听诊器甚至俯耳倾听、搭搭脉搏,这种“错把活人当死人”的荒唐事就压根儿不可能发生。媒体反映的这件事,折射出如今不少医生对仪器设备的过分依赖。在一些医院,诊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而一些简单有效的“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却被医生弃之不用。超声心动图代替了心脏听诊,B超代替了摸肝脾查腹水,拍胸片代替了心肺检查,而误诊率却没见降低,甚至出现把活人诊“死”的怪事。医生坐诊,往往只是简单地问上几句,就开出一张张检查单子,打发病人检查去。听诊器,成了不少医生挂在脖子上的装饰品。
医学本是“触摸的艺术”。数据表明,完善的物理诊断再结合对病人家族史、病史的了解分析,可以使80%以上的疾病得出正确的初步临床诊断。著名心内科专家曾昭耆教授也强调,一个医师的水平,最根本体现在他正确用手、用眼、用脑判明病情的能力,现代医疗设备不过是病史和体检的补充。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这种多少年来被时间反复证明了的最基本的诊断方法,最能体现医生的医术和医德,是对症下药的前提。如果闲置“听诊器”,偏爱“透视机”,那么,不仅会使医患之间本应具有的温暖关系,异化为机器式的冰冷,而且势必导致患者看病贵,也难免引发看错病。
为什么那么多的医生重“透视机”而轻“听诊器”?很重要一点,是一个“利”字在作怪。当创收成了医院的工作重心,当科室业务量成了和医生个人收入挂钩的考核指标,当开单费成了获取奖励的“捷径”,种种过度治疗也就在所难免。看来,医院分配机制、奖励机制不调整,过度治疗之风就难以刹住。
发改委官员解说医疗改革
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必须纠偏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12日在“2005中国医疗机构改革·首届医院品牌与发展论坛”上表示:“对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市场化的行为必须纠偏,对不法行为必须予以惩处。”
王东生认为,医院各科室独立核算、承包,医疗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等做法,导致了乱收费、重复收费、大处方、重复检查泛滥。
据悉,国务院2004年下发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已明确医疗卫生领域是公共产品,属政府投资范围;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医疗机构,除对投资超过50亿元的医疗城建设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外,其他项目均由地方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王东生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是“两个分开”,即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分开、医药分开。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药品加价在30%至40%之间,远远超过国家规定15%的水平。
微观层面改革一是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办的、社会非营利医疗机构除应具有法人地位外,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人负责制,并建立监管机构,形成监管机构、理事会和执行人相互之间有效制衡。营利性医疗机构除具有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外,实行董事会制度。二是健全医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三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坚决废止各科室独立核算、承包,医疗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的做法。
王东生强调,“对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市场化的行为必须纠偏,对不法行为必须予以惩处。鉴于目前情况,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根本性措施是实行医院收入全部上缴,收支两条线管理。”
他说,我国目前还存在患者就医的盲目需求和过度需求。本应承担常见病和预防保健任务的一、二级和社区医疗机构冷冷清清,而大医院却人满为患,争相重复购进大型医疗设备,不断推动医疗费用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