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首届东亚峰会前天举行。以前只听说过美洲和欧盟峰会,东亚峰会还是有史以来首次,自然让人产生对亚洲联盟前景的憧憬;尤其美洲和欧洲经济整合步伐日益加快,东亚迄今的经济联系则主要依靠市场力量驱动,缺乏政治层面的整合机制,东亚峰会的召开就更让人振奋。
但峰会尚未召开,一系列迹象已表明,这次峰会将在相当程度上流于形式,不会有任何实质意义。首先,按东盟和中国原先的想法,东亚峰会应以东盟10+3的模式(即东盟10国再加中日韩)为母体,因为这模式已相对成熟。但日本担心中国在这框架的影响力过大,强行拉入印度、澳洲和新西兰,以稀释中国的影响力。恰好美国由于没有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而未能与会,上述3国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的利益。但这样一来,此次东亚峰会就成为“10+6”模式,范围扩大到南亚和大洋洲,人口达30亿,覆盖了半个世界。
日本的这一举动,实际上使东亚峰会的操作非常困难。依照欧盟的经验,经济联合体最好从小而扎实的母体开始(一如欧洲当年的煤钢联盟和由6个成员国组成的欧共体),再逐步扩大。但如今东亚峰会一下子扩大到“10+6”,不但职责、范围不清,就连与原先“10+3”的关系也没有理清,再加上明年俄罗斯也可能加入,难怪东亚峰会的最早倡导者马哈蒂尔称,这峰会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东亚峰会。从明年开始,每年都要既召开“东盟10+3”峰会,又要召开“10+6”的东亚峰会,两者的议题如何分配,东亚经济整合到底以哪个为基准,恐怕都是昨天东亚峰会上16国政府首脑自己也不清楚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99年开始的中日韩峰会这次也被取消,原因当然不是经济,而是政治的;中日领导人在吉隆坡形同陌路人,这两个亚洲最大的经济实体,由于政治原因而分道扬镳,受损的不但是中日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还有整个东亚的经济整合利益。
现在看来,由中日韩这3个东亚最活跃的经济体来主导东亚经济整合进程,在可见未来将可望而不可及;东亚经济整合的“火车头”只能由东盟来主导,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问题是:东盟作为“火车头”可以启动整合进程,但整合进程的推进却无法避开中日韩这3个东亚最活跃、也最具互补性的经济体和市场。此次东亚峰会的情况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
未来东亚峰会或东亚经济整合将遇到两个结构性的风险或障碍:
1. “美国因素”如何处置?美国究竟将被排除于这一进程之外,还是将成为进程的参与者或观察者?
2. 中日不和到底对这一进程将产生多少持续的负面影响?
(摘自香港明报;作者:邱震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