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7日电
今日出版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学者积极肯定刚结束的首届东亚峰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谷源洋教授前天在北京的一场学术论坛上说,由东盟居主导地位的峰会,开启了国际上“小国集体主导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报道还称,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许宁宁教授则说,这是“中小国家在国际组织居领导地位的首创。”
东亚峰会本月14日于吉隆坡举行,中国商务部下属的《国际商报》隔日即召开这场汇集北京大学、社科院、外交学院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专家的论坛,对峰会进行评价。
在本届东亚峰会召开的前两天,东盟也在吉隆坡举行第11届东盟峰会和第9次“10加3”(东盟加中日韩)、“10加1”(东盟10国加中国)的领导人会议。峰会发表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宣言将峰会性质定为“论坛”,以让参与国“就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战略、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对话。”宣言说,东亚峰会在努力推进本地区一体化建设时,应与东盟建设保持一致。未来的峰会将定期由东盟主席国主办并担任主席,而且与东盟的年度首脑会议同期举行。报道称,中国学者认为,上述宣言确定东南亚的主导地位。
外界评论称,东亚峰会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对此,许宁宁说,峰会促进东盟经济的增长,造成东盟国际地位的提高,后者具有很大实质意义。他说:“东盟是最大的赢家。东亚合作已经起步了,不管这一步是怎么起的,但它起步了,就是历史性的重大事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张锡镇则在会上提出,峰会吸引到周围大国聚齐一堂,相互沟通协调,就已发挥了促进区域稳定的平衡器的作用。
如今,东盟能否加强凝聚力,实现“小马拉大车”,带动区域合作与东亚自贸区的建设,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