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后,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迅速启动了“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技术方案”研究,提出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完成时限。 目前,这一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随着松花江水污染特别是硝基苯浓度的大幅度下降,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本着对沿江人民群众环境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环保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松花江水污染生态环境评估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松花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措施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组成协调组,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共分松花江特征污染物存在形态、分布与环境特征分析,污染对松花江水产品食用安全及农副产品质量的影响评估,城市安全供水应急净化技术方案研究、特征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松花江吉林段污染底质修复技术方案研究等15个专项;项目进度安排分为应急和中期两部分,应急部分计划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中期计划在明年10月底前完成。
二是认真做好明年春天江面解冻时的水质监测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每周对沿江的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在化冰期,每日在各例行监测断面采集地表水和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样,分析苯和硝基苯含量;明年4月和8月,对松花江沉积物样和水生生物样进行全面分析。在地下水环境监测方面,对事故发生点下游沿江各地地下水水质实行周报制度。在土壤、农产品及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分别于春耕前第一次农灌后和第一次农业收获之后采集典型用地土壤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监测信息。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20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