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经验中,仍处于行政垄断怀抱的自来水公司是一个很“团结”的部门,可是,最近却出现了惊人的“炸窝”现象。据郑州方面消息,因当地媒体《大河报》登了一篇质疑郑州供水问题的报道,立即引发近千人向报社打电话,尤其是郑州自来水公司的众多职工,几乎是用公开的方式,向媒体大揭该公司在管理、财务上的惊人内幕!(12月19日《大河报》)
让我们看看这些内幕:该公司在总负债10亿元、连年巨额亏损的情况下,领导以入股方式在海南三亚市风景区建造高档宾馆,开旅行社、建立车队,至今产权不明;他们出巨资在本市四个地方买地、建酒店、搞批发市场、办工厂,现在要么是荒地、要么是烂尾工程、要么赔光赔净;他们对外提供担保资金8亿多元;该公司在今年水价已经上涨25%176%的情况下,正计划在2007年、2009年再次涨价!
笔者早就知道这类企业猫腻多多,可该公司猫腻之大仍然让我倒抽冷气。 不过我觉得,这则报道的最大价值还不在这里,这类企业的下属员工们为何会做出如此超常之举才是更大更新的看点。
首先,因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加剧,已经导致既得利益群体的内部矛盾越来越突出。也许,这家公司内的职工人人享有白领待遇,应该因知足而“心平气和”。其实不然。“炸窝事件”告诉我们,社会不公无论在哪里出现,都会让绝大多数人不幸福;对于解决了衣食问题、生命权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来说,他们更有勇气和能力对不公和特权进行抗衡!
其次,这类企业的职工们对特权的痛恨已让他们抛弃因“维护共同利益”而对公司丑闻的容忍和掩盖,从而成为所属体制的“背叛者”,其方式也由个人单挑(如哈尔滨天价医疗事件的主治医师)向公民的群起而攻之过渡。其结果是,社会监督的眼睛从既得利益集团的外围向内围渗透,队伍不断扩大,使权力的保护层越来越薄,让最核心的既得利益者越来越孤立甚至脚下已经起火!
再次,社会监督的方式正不断被刷新。公众已经不满足于举报、上访、告状这些传统的监督方式,也不耐烦地下式操作,而是用几乎公开的方式向媒体送材料、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让新闻媒体变成自己的监督武器。由于他们都是公司的知情人,他们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一旦公开曝光,其效果事半功倍,必能点中腐败的死穴。
结合最近电力、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改革失败”论调,“炸窝事件”还传达了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公众对腐败的忍耐力绝对有底线,腐败现象绝不会永远延续下去,如果特权者、腐败者仍然“拳头大的石头硬往公众眼里塞”,其“翻船”的几率将会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