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14:00,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道峰先生、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教授将做客搜狐网嘉宾聊天室,为广大网友解析中国NGO(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之路,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点此提出问题][点此进入聊天室]
嘉宾简介
何道峰,男,48岁,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央政府农村政策研究员,华夏西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9年以来,何道峰先生以志愿者身份出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
他执掌中国扶贫基金会(CFPA)以来,对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具有很浓政府色彩NGO组织——CFPA改造成了中国第一个独立自主的NGO组织,并在战略管控、机构建设、内部管理、团队建设、项目设计和执行管理、财务管理、受益人参与项目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改革和组织能力建设,并通过向公众和社会公告财务报表、项目信息,实行诚信自律的阳光性、透明性管理。从而使中国扶贫基金会形成了自己的项目品牌和机构特色,年捐款额从1800多万元(1998年)上升到1.17亿元(2004年),使直接受益的贫困农民近200万人。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社会公信度大大提升,成为中国国内非常重要的知名公益机构。何道峰先生还多次以其公司及个人名义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捐物近400万元。
何道峰先生是国内第一个大型NGO组织作为法人代表的志愿人员。
康晓光,教授,198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
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生态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和“国家与社会关系”。在“收入分配”方面,主要研究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主要研究市民社会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模式,改革时期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此外,也对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政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环境保护政策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主要著作:
康晓光,《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世界科技出版社,已签订合同计划2005年6月出版,新加坡
康晓光,《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明报出版社,已签订合同计划2004年12月出版,香港
康晓光,《NGOs扶贫行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杭州
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天津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南宁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沈阳
主要论文:
康晓光、冯利,“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治理”,《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4年12月号,第62~73页
康晓光,“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108~117页
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第85~95页
康晓光,“中国特殊论”,《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第56~62页
康晓光,“文化民族主义论纲”,《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9~27页
康晓光,“中国进口粮食有害吗?”,《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1~2期,第19~23页
康晓光,“2000~2050年: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第37~48页
康晓光,“90年代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分析”,《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4期,第64~71页
康晓光,“现实主义的环境与发展观”,《东方》1995年第2期,第12~15页
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5期,第71~75页
胡鞍钢、康晓光,“以制度创新根治腐败”,《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3期,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