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英国 采访:伦敦遭遇恐怖袭击
如果要评选2005年最大喜大悲的24小时,那一定是伦敦人的7月6日到7日之间———7月6日,在与巴黎上演的“双城记”中,伦敦爆冷赢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上万市民聚集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欢庆胜利;24小时之后,7起以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为目标的恐怖爆炸袭击震惊全世界。 一天之前欢乐的海洋迅速干涸,留下一座令人窒息的“鬼城”。
北京时间7月6日晚,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前国际奥委会市场总监、英国人麦克尔·佩恩,听他讲述伦敦申奥成功的喜悦;24小时之后,记者不得不再次拿起电话,连线伦敦的朋友和同学。这一次,只希望电话另一头有人接听。
华人导游
收到“地铁故障”假情报,不慌
北京时间7月7日下午5点,yahoo新闻网站上出现了一条简讯:伦敦一辆公共汽车发生爆炸。
没等人们回过神来,后续消息接连出现,对前面的报道进行更新———伦敦两个地铁站里发生爆炸、官方宣布是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有超过5个地铁站几乎同时发生爆炸、怀疑是恐怖袭击事件……到了北京时间晚上7点15分,英国警方公开宣布,认定连环爆炸是“恐怖袭击”。当地媒体证实,一共发生了7起以地铁和公共汽车为目标的恐怖爆炸袭击,爆炸发生在当地上班高峰期,已至少造成45人死亡、约1000人受伤。
在恐怖袭击被证实之前,记者就开始拿起电话,联系身处伦敦的朋友和同学。然而,每个手机号码拨过去,都只能听见不缓不急的“嘟嘟”声,没有一个电话能被接通。随着电视新闻报道里死亡数字的不断提高,听筒里的“嘟嘟”声变得如此尖利、刺耳,让人揪心。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记者终于拨通了一个名叫余小龙的华人导游电话。在手机里,对方的声音显得相当轻松:“你打电话是来采访我的是吧?”小龙表示,自己现在开着车,被堵在伦敦一区(也就是市中心)之外。早上起来他就得知了爆炸消息,但是打开电视,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宣称,没有发生袭击,只是地铁电路系统出现故障。小龙信以为真,结果一出门才发现,伦敦地面交通全面瘫痪,一区被封锁,能出不能进。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神色匆忙的警察和拉着警笛呼啸而过的警车,无数直升机在伦敦市上空盘旋。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小龙周围开车的英国人显得相当轻松。他们一边平静地等候交通的恢复,一边开着收音机,收听关于爆炸的最新报道。
这个电话之后,先前无法接通的电话竟然全都奇迹般地接通了。接下来接受采访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在电话里表示,爆炸发生后,英国几大通讯网络一度全部中断,应该是英国警方想要阻止恐怖分子通过手机进行联系;在中午之前,新闻媒体全部宣称没有发生恐怖袭击,只说地铁出现故障,现在看来,这样的说法对稳定市民情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男生亚伦
耳朵边全是嘈杂的脚步声,傻眼
爆炸发生一天之后,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了一名当时身处爆炸现场的中国留学生。这名英文名字叫亚伦的男生当时正乘坐地铁去朋友家。“当时我就坐在中心线的地铁上。快到利物浦街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声闷闷的巨响。列车剧烈地晃动起来,然后就停了下来。紧接着,列车里的电力被切断,灯光全部熄灭,一片漆黑。”
“可以感觉到,列车里的乘客都有些紧张,因为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一个人小声嘀咕说,‘这个破地铁又出故障了?’没人应声,安静得可怕。”
“我心里倒也不害怕,以前遇到过故障,跟现在感觉差不多。可是没过几分钟,列车里的温度开始明显上升,而且可以感觉到有烟雾。这个时候,我一下子有了会窒息而死的念头,紧张得差点都要哭出来了。同一个车厢里,一个一直没有说话的女乘客已经哭出声来。还好这个时候应急的灯亮了起来,列车开始缓慢地移动。借着微弱的灯光,可以明显地看到车厢里的确有烟雾。列车喇叭通知说,利物浦街站发生了爆炸,请乘客在班克站下车。”
“在班克站一踏出列车,可以听到整个地铁站里都是尖叫声。我和其他乘客一样,没命地往外跑。不过逃跑的人还算有秩序,跑得慢的人走右边,跑得快的人走左边。现在想起来最清晰的记忆,就是当时耳边那片嘈杂的脚步声。”
“出了地铁站,看见天空,感觉好多了。以前看灾难电影,里面的人看见有外星人或者洪水扑过来,都站在自己的车外面,张大嘴巴傻站着,不知道逃跑。我当时觉得,现实生活有这么傻的人吗?当然是应该掉头逃跑!现在轮到我了,发现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机灵不到哪里去。我当时就傻站在地铁出口外,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
“呆站了一会儿,我僵硬地迈出腿,开始缓慢地往家的方向走。一路上碰到好几个警察,也许见我有点脑子短路的样子,都上前来跟我说话,叫我走快点,快些回家。他们问我:‘地铁发生了几起爆炸事件,街上也不太安全。你不知道吗?’我用带有哽咽的声音轻声回答:‘是的,我知道。’回到家一看,我在路上走了整整一个半小时。”
成都女生
30路公交车上遇见恐怖乘客,后怕
爆炸发生后,一些比较独特的个人经历在中国留学生之间流传开来,讲的人心有余悸,听的人寒毛倒竖。其中最恐怖的,莫过于一个成都女生的亲身经历。
这个女生在伦敦上大学,经常需要早上乘坐30路公共汽车去上课。7日上午,因为一时贪睡,她错过了时间,没有去上课。30路公共汽车发生爆炸的消息传开后,这个女生的脸都白了———她平时出门的时间与爆炸发生的时间十分吻合。
然而让这个女生真正感到恐怖的,并不是自己无意间与死神擦身而过。她想起爆炸发生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6日的晚上,自己坐30路公共汽车从学校回家。当时,车上只有她和一名黑人乘客。后者坐在她对面,表情淡漠地说:“我们都要死了……上帝会来拯救我们的。”
其实在“7·7”之前,英国将要遭到恐怖袭击的传言一直在伦敦市里流传。年初,记者的同事在伦敦街头还遇到过一群发送传单的人,传单上就写着:“小心!伦敦即将遭遇恐怖袭击。”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厅)也曾经表示,伦敦遇袭不是可能性问题,只是早晚而已。因此,一个陌生的黑人在恐怖袭击前一天晚上,在即将遭遇袭击的30路公共汽车上,对一个中国女留学生讲述的预言,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惊人的巧合。
记者当时没能及时采访到这名女生,只是通过间接渠道确定了信源的可靠性。事过半年,相信这个“30路公共汽车上的恐怖预言”,早已和其他灾难性事件前后出现的巧合现象一样,成为人们装神弄鬼的谈资。不过对于当事人,以及成千上万亲历连环恐怖爆炸的伦敦市民来说,2005年的夏季,将成为潜伏在他们心底深处最深刻的记忆。作者:晨报记者程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