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国家审计署确定明年工作方向,奥组委收支和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纳入审计重点
综合新华社电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昨日在京召开,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称,今年1到11月全国审计共查出问题金额超过2900亿元。
李金华在会议上说,今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9.1万个单位,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揭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50多亿元。通过审计,已上交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等170亿元。全国共对2.2万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196名领导干部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共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370多件。
李金华说,2006年审计署确定的四项工作重点是: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加强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加强对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审计、继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
李金华说,2006年,审计署将继续对财政部具体组织中央预算执行和预算资金管理情况以及对中央50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做好对25个中央部门的决算审签工作。
对审计中发现的虚假预算、挪用、重大损失浪费等重大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对预算管理不够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不够严格等一般的违规问题,要帮助和促进相关部门通过自行纠正,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明年,审计署将主要安排五个方面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一是重大的投资项目,如三峡枢纽工程、三峡库区移民资金、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以及北京奥组委财务收支和比赛场馆建设情况;二是部分省管理使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情况;三是部分已完工并进入还本期、还债负担较重的项目;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和部分高速公路收费情况;五是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的管理情况。
此外,审计机关还将组织对部分盐业公司财务收支和盐业专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对2000年来尚未进行过经济责任审计的7户中管企业开展审计调查。
受中组部委托,审计署将继续组织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试点。
当天,来自全国审计机关的部分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工作者受到了表彰。
北京市审计局财政分局等80个单位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李云飞等44名同志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审计结果
中央部门违规金额超90亿
今年,审计署重点审计了40个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总的看,中央预算执行情况一年比一年好,各部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但审计也发现,一些中央部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各类违规问题金额达90多亿元,约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审计结果引起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从目前情况看,整改效果是好的。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39亿
今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6020户企业,发现违规问题金额449亿元。审计署重点开展了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等11户中央管理的重要骨干企业的审计。
总的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发现了三个突出问题:一是企业损益不实,造成多计利润48亿元、少计利润150亿元;二是一些企业决策失误造成损失和潜在损失90亿元;三是一些企业管理不善、利益驱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39亿元。
党政干部损失浪费4.9亿
今年以来,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地厅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逐步扩大,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试点。此外,近年来各地还加强了对审计系统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已有近300名审计厅局长接受了审计。
据初步统计,1至11月,全国已对2.2万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规金额350多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9亿多元,其中由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金额35亿元。
通过审计,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0人,有196名领导干部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各地参考审计结果,晋升领导干部1093人、降职72人、撤职52人。
基层农行涉案金额超80亿
今年,审计署在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21家分行审计时,重点对其所属22家县级基层支行进行了全面审计,发现各类案件线索51起,涉案金额80多亿元。上述违规问题和案件基本都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内外勾结作案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与各级主要负责人有关。
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问题是,违规发放贷款导致大量银行资金被套取和挪用;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票据市场混乱。一些银行分支机构违反操作规程办理贷款业务,特别是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等过程中,违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大量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充斥票据市场。
存款业务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分支机构擅自动用客户存款,变相高息揽存,随意调节存款余额,虚增存款。
滞留挤占10.7亿农村公路资金
今年,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围绕国家重大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尤其关注了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审计署统一组织了对科技经费、退牧还草项目、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合作医疗基金等13项资金或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这些专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使用总体是好的,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仍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据对7个项目审计情况初步统计,共发现挤占挪用资金19亿多元。如对16个省农村公路的审计调查发现,被滞留或挤占挪用的建设资金就有10.7亿元。同时,因虚报冒领、有的计划与实际脱节、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据新华社
明年将审计三大银行基层机构
本报讯(记者庄士冠)在昨日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审计机关明年拟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部分基层分支机构进行审计。
根据计划,审计署2005年的金融审计重点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农业银行。对农业银行的审计工作预定于11月20日前完成,但是目前尚未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明年的审计重点,则是中行、交行、招行的部分基层分支机构。
新闻背景
整改工作受到普遍重视
国家审计署公布资料显示,今年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各级审计机关把促进整改作为主要目的,加强了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被审计单位也更加重视整改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今年认真制定措施,所属部门根据领导批示和审计决定逐条进行了整改;全国政协办公厅在审计过程中就积极整改,并专门下发了《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门召开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审计决定,目前审计查出问题已逐条得到纠正和处理。
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38个中央部门、18所高校、10家医院等共制定或完善制度130多项,这些制度涉及预算管理、收费管理、专项经费管理、投资管理、二级单位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等多个方面,推动了部门单位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其中,国家物资储备局通过开展清算、清查、清理和追缴的整改工作,催还各项欠款2.69亿元,清欠物资176吨;建设部党组决定,今后部党组每年听取一次财务管理情况汇报;等等。
此外,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也十分重视审计整改。山西、青海、河北、黑龙江等省委和省政府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审计决定,限期上报整改情况;辽宁、深圳、福建、山西、湖北、青海等地把落实审计决定作为政府、人大督办的重点事项。《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