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孩子深夜在外游荡难监管 问得过多就说“侵犯隐私”
近日,记者通过电话、网络及街头调查,随机采访了广州近百名家长。 其中多名家长表示,对孩子深夜外出的情况感到担忧。据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有关调查,孩子向家长提出有可能要晚归或在同学家过夜,9成左右的家长会持反对意见,但不少孩子出门时不一定会确切告诉家长要晚归。
家长陈女士反映,如今孩子会用“隐私权”来顶撞,家长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监护。比如孩子说是和同学出去玩,家长要是追问和谁去、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有些什么人之类的,孩子就会不高兴了,说你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家长要是管得太严,可能导致孩子反抗,孩子又会离家出走或者有其他过激行为,只好不多问他到底去哪里。而孩子一旦出去了,可能玩到深夜甚至通宵,家长连他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何监管。
据了解,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遵守规定,不得让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深夜在外游荡,但有律师表示,如果孩子深夜外出没有导致危害,对这一规定的落实也不好监管。
学校
未成年人作息时间须在 家长和学校可控范围内
记者采访市内多家中小学校负责人,对于学生模样的孩子在深夜游荡、醉酒街头,多名负责人表示,这只是个别现象,与家庭教育和学生个人素质有关。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是没心思去这么通宵玩乐的。
市内某小学张校长认为,未成年人缺乏自制力和辨别力,对作息时间没有明确的概念。可能最初是抱着好奇和单纯的念头出去玩,但结伴出去后,去了一些特殊的场所,在周围环境诱导下会纵容自我,学着成年人去喝酒、唱K通宵等,容易遭遇其他伤害。因此,未成年人的作息时间,必须在学校和家长的可控范围内。所以,家长不要被孩子所谓的“隐私权”吓倒,隐私权是指侵犯个人的尊严、独立和合法利益等,但如果家长具体问孩子去哪里,并根据情况判断孩子该不该去,从而做出决定让不让孩子去,这是监护人原本就应该尽的责任。
专家意见
可借鉴香港在节日期间出动警方、社工等组织在学生聚集的场所通宵守候的方式
及时对夜游学生监管并提供援助
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表示,中小学生周末结伴夜游,如果是在特殊的日子偶尔尝试一下,可能是一种成长体验,但如果是长期行为,则需要加强引导及时遏制,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很多事物富有激情,尤其对成人世界充满神秘感和向往,因此,会出现结伴去酒吧等成人娱乐场所来体验这种快乐,并不一定代表孩子就变坏了,只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渴求自我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目前,酒吧等场所主要为成人娱乐设计,里面的环境内容并不适合未成年人,加上周围环境复杂,未成年人去酒吧存在多种隐患。因为酒吧里并不是只有未成年人,而是鱼龙混杂,什么心态和什么目的的人都有,未成年人缺乏辨别力和自制力,容易受到别有用心人的诱导,产生不良后果。
据介绍,在香港也有中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结伴饮酒夜游,而每当此时,警方、社工、义工等组织就会在学生们聚集的场所布点通宵守候,在学生喝完酒后游荡的场所察看并及时提供援助,我们也可借鉴这种方式,对夜游学生进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