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做了很多出彩的报道,在全国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您自己觉得最满意的是哪些?
万静波:05年,经过我们全体同事的努力做了很多不错的报道。 我比较有印象的应该是去年年底的“25人25年”,我们做了“发现韩国”,就是讲韩国崛起之路的,还做了崔永元,还有李敖访问也不错,特别是崔永元这个报道我觉得非常不错。
主持人:关于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朱力亚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震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选题的策划过程?
万静波:这也是我们非常不错的报道,因为我们读者可能知识分子比较多,包括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我想一个在校大学生与艾滋病主题相关的故事会特别引起大家关注,我们的报道出来以后全国很多的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纷纷转载。
主持人:这个选题一共投入了多少的编辑记者?
万静波:这个选题只是一个记者来完成的,他叫江华。但是这个选题的发掘本身是值得说的,因为我们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做过一期专题,是一个封面文章,叫抗艾英雄,当时想找抗艾领域的杰出人士集中呈现给读者,我们记者去了前方之后去了武汉,跟武汉著名的医生桂希恩先生交流,他无意中说到认识一个女孩得了艾滋病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当时说能不能介绍这个女孩跟我们认识,桂希恩教授是很谨慎的,说这样我跟这个女孩联系一下看她愿不愿意跟你们聊,我们这位记者因为做过很多好的报道,这样这个女孩主动跟我们的记者联系上了。
采访是去年11月份的时候,这篇报道刊登出来的时候实际上是今年的6月份,也就是说跨越了大半年的时间。我们的记者专门去了两次前方,从北京到武汉,可以说不计成本、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为什么说不计报酬,第一个考虑我们关注这个女孩愿不愿意和我们说这个话题,第二个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报道伤害了这个女孩的生活,如果这个女孩一旦事情曝光之后会给她带来非常大的麻烦,而且不知道她个人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来应付可能产生的压力,我想我们同事也好、编辑部也好是非常尊重她的,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从报道角度来讲这是很好的报道题材,我相信每一个有人文关怀精神的记者都会觉得非常欣慰、非常震动,但是我站在对方立场想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而伤害对方,所以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包括后来同意发稿,都是我们问她你是不是想好了,你觉得你可以承受可能产生的压力吗?她说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这篇文章才发表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值得说的,我知道我的同事江华了解的更多一些。
主持人:应该说这个采访的投入非常大、难度非常大,对于《南方人物周刊》来说,这样的大投入和精品报道是不是已经成为日常报道的常态?
万静波:对。举个例子,如果说时间和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我们今年5月份做过一期报道叫“发现韩国”,副标题是“一个国家崛起的秘密”,因为您知道对于中国这么一个临近的国家,我们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外交大国往往是美国、欧盟、日本,往往不把这样小的国家放在眼里,实际上韩国现在整个国家的面貌、精神状态都呈现非常朝气蓬勃的气势,过去没有人意识到,我们意识到了就应该注意。
韩国和中国的新闻界交流工作是做得不够的,我们从有想法到开始实施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在国内来说不仅仅新闻界和韩国的交流是不够的,连学术界与韩国的交往也是不够的,这样就给我们新闻记者到韩国带来很大的障碍,因为我们懂朝鲜语、韩国语的是非常少的,所以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想法跟他们交流,我们编辑部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我们前方跟韩国有关的机构、工作人员、大使馆,拜访他们这样的学者和官员来建立联系。
其实在我们多多少少对韩国有一定了解之后困难又产生了,我们不知道到韩国要采访哪些人,怎么联系,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设身处地的想想这个困难有多大,我非常感谢韩国文化产业院驻北京办事处的权基永先生,他帮我们联系到了韩国很多的采访对象,当然很多采访对象也是通过我自己的朋友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去了韩国。我们编辑部非常重视这个采访,我们一共去了有五位记者,包括文字、摄影记者,在韩国待了差不多10天的时间,在韩国接触了有二三十位从国会议员、著名的导演、音乐人、普通的民众、工会领导人,再到社会团体、金融组织的负责人,包括著名的网站负责人等等,我们历时这么长投入也是非常多的做了这个报道,报道出来之后不管怎么讲在向中国读者推介这样一个优秀国家的韩国崛起的经验,在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和新闻交流方面都做出了很宝贵的、很有意义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