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目前难实现”
粤“十一五”环保规划公众意见征求完毕,山区该不该发展工业成为关注热点
本报讯 (记者杨传敏)山区该不该发展工业?近日,韶关企业污染事故影响北江流域群众饮水引发重大关注。 记者前天从省环保局了解到,广东省环保“十一五”规划征求公众意见已结束,据统计,“产业该不该转移到山区”、“山区是该发展还是该保护”一类的问题已成为了民众最大的关注焦点。
上月底,本报曾刊登了广东省环保“十一五”规划的部分内容和省环保局的征求意见信息。省环保局规划处高级工程师黄国锋前天向记者介绍,刊登征求意见稿后,环保部门收到了不少电话和电邮。但不少都是各地的污染投诉,目前这些投诉已被转移到相关科室。
投诉之外,据黄国锋介绍,有效的规划意见信息大多集中在“污染产业转移”和“山区工业发展”这两个话题。有人对山区发展工业表示支持,有的则表示反对,双方都提出了各自言之成理的观点。
观点一:可“生态移民”,山区应保护
一些来自上游的民众对山区保护表达了坚定的支持。广州花都南方模具学校的刘孙进先生12月2日给省环保局去信。信中,刘先生阐述了他关于“山区保护”的观点,他反对开发山区。理由是,山区常常是饮用水的源头地,如果上游发生污染事故,将对下游产生较大的影响。
“该保护的地方就要保护”,刘先生建议,可用“生态转移”的方法实现“生态保护”。比如通过产业转移,把工业转移到东西两翼的沿海海岸线,同时把山区人民搬迁到沿海发达地区,以保持粤北山区的生态涵养功能,避免污染事故。
对此听似大胆的建议,黄国锋认为有一定道理,但这个想法目前还很难实现,因为产业人口转移应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是环保规划所能完全包括和描述的。所以,“生态转移”暂不会被广东环保“十一五”规划考虑接纳。
观点二:只要控制排污就可发展工业
按照广东省规划,区域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广东省环保“十一五”规划则规定,要严防污染不分青红皂白向山区转移,各地必须制定重点污染产
业控制名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
对此严控规划,一些来自山区的群众表达了反对意见。一名叫许宏智的读者给黄国锋发来了E-mail ,他认为山区也要生存,这离了工业就不可能做到。所以山区可以接受污染企业转移,不过前提是,企业的排污设施必须要完备,排放要达标。
对于许宏智的观点,省环保局专家发表了一些略微不同的看法。黄国锋同意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但他否认污染控制好了就可以转移,“大企业即使达标排放,但由于排放总量多,可能影响也很大”,他表示,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应对选址特别敏感,比如不能接近水源地,还要考虑到附近的环境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