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韩国对中国瓷砖反倾销立案调查影响,广东省对韩国出口瓷砖量、值均明显下降。据广州黄埔海关统计,今年6-11月广东对韩出口瓷砖仅380万平方米,价值1293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0%和42%,这个不太冷的冬天,广东陶瓷业正经受着反倾销“寒流”的侵袭。
陶瓷企业遭遇“闭门羹”
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瓷砖出口成绩斐然。今年1-11月,广东出口瓷砖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众多陶瓷企业转战世界各国的艰辛。自2001年至今,中国瓷砖相继遭遇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厄瓜多尔等国反倾销措施,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竟高达200%以上,这种税率等同于关上了贸易大门,将“中国货”拒之门外。中国瓷砖无奈退出,国内陶瓷企业损失惨重。从2005年6月开始,韩国又对中国瓷砖进行反倾销立案,国内陶瓷企业再次遭遇“闭门羹”冷遇。
据统计,今年1-11月广东省对韩国出口瓷砖829万平方米,价值2697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4%和26%,出口大幅下降。其中又以釉面砖为主,共计出口580万平方米,下降36%,占广东省对韩国出口瓷砖的七成。由于出口量减少,价格相对上涨逾一成,均价为3.25美元/平方米。
此次韩国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主要是以广东佛山陶瓷企业为调查对象,而佛山陶瓷企业对韩国出口的瓷砖量占广东对韩国出口瓷砖总量的八成,价值1829万美元。据介绍,该案涉案金额高达5866万美元,是近年来韩国对华发起的最大一起反倾销案件。
突围之路任重道远
为何众多国家纷纷拿起反倾销这把“利剑”指向中国企业呢?
从自身原因上看,行业管理不规范,行业准入无统一标准。专家指出,以私营企业为主力军的广东陶瓷业目前还存在不少未经正式注册的瓷砖生产“黑户”,陶瓷生产企业发展良莠不齐;企业之间竞争无序,只从自身的狭隘利益出发,不惜竞相压价,争夺现有市场;企业增速过快,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这些都造成多国对我反倾销。
广东的陶瓷企业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2005年1-11月广东省共有1821家瓷砖出口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33家,但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却只有18家,这18家企业的出口值就占了广东省同期出口的近5成。而出口市场又过于集中,据统计,今年1-11月广东省出口瓷砖逾八成是销往亚洲各国的,其中仅东盟就占31%,并且增长率高达80%。这余下的1800家中小企业一旦自身行为“不检点”,加上市场盲目集中,很可能为下一次反倾销调查埋下“导火线”。
如何规范行业行为、维持合理的经营秩序?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内外兼修”。“外强”行业协会的作用,除了组织企业积极应诉之外,更要通过反倾销预警机制,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加大出口市场的开拓力度,保持适度的行业增长速度;“内练”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加大创品牌的力度,因为一些国家除了利用反倾销措施外,还会不断地对进口瓷砖构筑新的技术壁垒,特别是对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相关项目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更是要求企业要熟悉和了解更多的国际相关法规和标准,使出口产品适应各出口细分市场的特殊要求。
《华南新闻》 (2005年12月30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