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日前,江津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与以往任何一次五年计划的制定都不同的是,该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不是由政府各部门“闭门造车”搞出来的,而是在广泛采纳数万名群众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完成的。这是该市自年初变“三拍”为“四问”制度以来,集中民智作出的一项政府决策。
为制定这部规划,年初,该市举行了“问情于民、问意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四问”活动。一方面,该市利用热线电话、媒体、网络、书信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建议;一方面组织9支“民情调查队”深入各地,以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截至目前,该市已通过这两种形式征求了数万名群众、8万多条意见和建议。
该市一负责人说,“十一五”规划有很多创新之处,且关注民生的内容特别重,这些都是广泛采取群众建议的结果。
江津之所以采用这一方式来制定“十一五”规划,起因在于该市将“公众参与”机制引入城市规划后取得了巨大成功。2003年,该市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从加拿大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每一个细小的规划都组织群众参与讨论,直至群众认可。在实施这项机制两年后,该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规划局也从过去矛盾最集中的部门变为了最受群众好评的部门。
这一做法使该市认识到,政府执政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了解并顺应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而以前政府在决策时,不少时候是“决策时拍脑袋、执行时拍胸口、失败时拍屁股”,最终导致失败。年初,该市在考虑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四问”制度亦随之出台。
记者在江津采访时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市除“四问”制度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制定“十一五”规划外,还根据群众建议及时出台了系列政策:出台了《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规范了出国、购车和奖金发放纪律,刹住了“吃喝风”、“走读风”、“赌博风”等“三风”;向农村派驻了300多名综合治理特派员,大大降低了农村刑事和民事案发率;在蔡家、德感、白沙等镇街实行政府职能改革,将原来的七站八所撤并为党政办公室、便民利民服务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社会事务服务站、安全治安服务站等“一办四站”,解决了政府人浮于事的老毛病,大幅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这些政府政策一经出台,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深受群众称颂。同时,这些政策也在全市范围内引起反响,并受到关注。这些成绩的获得,其根本原因是该市充分掌握了群众的需求信息,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意愿。(记者周雨)
来源: 华龙网 2005-12-30 10:48 编辑: 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