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悬念1、中日关系能否春暖花开
回顾2005年、也是战后60周年的中日关系,“政冷经热”依然可以作为概括语,惟一不同的是,“经济的热”依然有条不紊,但“政治的冷”却已雪上加霜。用相关媒体的说法就是,“2005年的中日关系刷新了建交33年以来的最低温度。”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中日关系之所以出现今天这种“老大难”局面,很容易从日本领导人的妄自尊大、一意孤行身上找到答案:从插手台湾问题到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从允许使用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到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得寸进尺,再到不顾邻国反对,执意修改宪法将“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日本的做法,直把邻国逼得无话可说,冷冻日本也实在是情理之中。
新的一年到来了,如果小泉内阁不改弦更张,不心灵复苏,不以大局为重,单靠中国的善意,中日关系似乎很难迎来2006年的春暖花开。 悬念2、六方会谈能否结出硕果
2005年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在2005年迈出了扎实的一步。2005年9月19日,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共同声明文件。这也是2002年朝核问题爆发以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朝核危机的一次突破,为最终解决朝核问题指出了方向。
但这并不意味着六方会谈已经到了摘果期。随着会谈逐步进行到实质阶段,朝美两国在何时提供轻水反应堆等问题上立场相距甚远。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朝美之间又开始硬碰硬,美国频频威胁制裁朝鲜,而朝鲜则表示不排除以重启反应堆相抗衡。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指望六方会谈实现朝鲜半岛和平,人们多少还得有点耐心。 悬念3、联合国改革能否柳暗花明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官,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005年的日子不好过。一起接一起的丑闻,纷纷与他扯上关系,美国更是差点将其倒下台。虽然,安南目前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未来的联合国改革,显然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门槛。
在联合国60华诞之际,安南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重振联合国雄风,最后推出的却是一份大大缩水的《成果文件草案》。之所以这样,除了安南自己没有“硬到底”,联合国内你争我斗也是重要原因。改革联合国,最热心的莫过于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可反对者“团结谋共识”同样小看不得,四国“入常”梦渐成泡影。
此外,“五常”中间,也是声音各异。除英国和法国曾表示“不热心的支持”以外,中美俄主张扩大安理会“应取得广泛共识”。总之,联合国改革还得改,但怎么改还真是一个国际性大难题。 悬念4、伊朗核问题继续扯皮
与六方斡旋的朝核问题相比,伊朗核问题同样是一个烫手的山芋。2005年8月6日,伊朗大选中杀出的“最亮黑马”内贾德,正式宣誓就任伊朗总统。尽管这位保守派总统的铁腕与亲民作风为自己赢得民众支持,但其语出惊人的“豪气”更令美国揪心。依着内贾德的脾气,跟美国干一仗并不是不可理解。
在伊朗核问题上,内贾德面对美国的高力强压一直毫不示弱,一副对抗到底的架势。而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尽管在伊朗核问题上比较公正,但显然很难在美伊之间取得平衡。总之,如今陷入僵局的伊朗核问题是“进亦难,退亦难”,似乎只能在互相扯皮中想办法。 悬念5、沙龙能否经得住大选折腾
以色列政坛老翁沙龙,在2005年似乎格外受到国际社会关注。2005年11月份,沙龙掀起政坛风暴,抛弃自己一手带大的利库德集团,另立新党“前进党”角逐2006年大选;12月18日,就在大选日子一天天到来的时候,沙龙突然中风倒下,人们不禁担心这位老人家能否经得住大选的折腾。
实际上,这种担心还有一层另外的含义,那就是沙龙即使顺利蝉联以色列总理,能否经得住反对派的折腾,并在至今无解的巴以问题上创立新功。当然,沙龙的政治豪赌,以及他与以色列政坛另一老翁佩雷斯的“珠联璧合”,还是让外界看到了巴以问题求解的一点点曙光。
悬念6、伊拉克能否一选得稳定
自杀袭击夺命无数、汽车炸弹频频响起、绑架狂潮接踵而至……这就是伊拉克战后的真实写照。在2005年12月15日的议会选举中,大多数伊拉克选民不顾危险,走上街头踊跃投票,反映的则是他们摆脱现状、渴望稳定的真实心声。
尽管如此,命运多舛的伊拉克人能否在新的一年,经由大选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目前来看似乎并不乐观。就在12月22日,35个党派相约在巴格达集会,拒绝接受独立选举委员会在19日宣布的选举结果。因此要指望伊拉克选举之后迅速走上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道路,更是不太现实。 悬念7、萨达姆命绝世纪审判
2005年下半年,一场关于萨达姆的“世纪审判”,成为国际新闻中的一个耀眼花絮。说是花絮,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这场审判在美国的导演下,在萨达姆的命运已经注定的情况下,法庭的一切只能是一场没有意义的表演。自2003年12月14日被抓以来,萨达姆在狱中已经度过了两个春秋。一波三折的“世纪之审”,尽管老萨在审判席上据理力争、咆哮公堂,显然不可能为其命运带来转机,充其量是让这位落寞枭雄有了一个最后的表演舞台。无论伊拉克战争是对是错,无论公平还是委屈,萨达姆只能作为一个时代人物,在狱中迎来自己的最后归宿已不远矣。 悬念8、恐怖袭击会否依旧猖獗
回首2005年,不管你愿不愿意,有一个字眼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恐怖爆炸。因为在这一年里,接二连三的恐怖爆炸接踵而至,许许多多的无辜者丧失了生命。
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4起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50多人死亡。7月21日,伦敦又发生4起炸弹爆炸事件,所幸只有1人受伤。7月23日,埃及发生7次连环爆炸,造成至少9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10月1日,印度尼西亚遭到多起炸弹爆炸袭击,26人不幸遇难,120多人受伤。10月29日,印度首都新德里市区半个小时内连续发生3起恐怖爆炸事件,至少造成61人丧生,188人受伤。11月9日晚,约旦首都安曼发生3起自杀式连环爆炸,造成至少56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惨不忍睹的爆炸现场,血肉模糊的教训告诉人们,恐怖袭击已经非常专业化、规模化,人们得好好想想:人类越进化,世界咋就越动荡?人类当真进入了“反恐反恐,越反越恐”的怪圈? 悬念9、苏丹乍得会否引爆第一战
虽然2005年的世界并不太平,好在战争没有发生,相对的稳定也能让人们得过且过。可没想到,在2005年年底之际,非洲国家乍得突然向邻国苏丹宣战。苏丹会否一怒之下同乍得干一仗?这一仗会否成为2006年的第一场战争,目前还真让人放不下心。
2005年12月23日,非洲国家乍得宣布与邻国苏丹进入“交战状态”。原因是乍得政府认为,苏丹政府此前几日指示乍得反政府武装袭击乍得边境城镇阿德雷。截至目前,苏丹政府的态度还算克制,并否认与乍得反政府武装有瓜葛。希望两国在新年的喜庆中保持耐心,少安毋躁,要真是动刀动枪,遭罪的还是那些已经被折腾得“底儿朝天”的老百姓。 悬念10、美叙会否兵戎相见
2005年2月14日,哈里里与自己的数名保镖一起被炸身亡。而后来事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哈里里案本身。哈里里遇刺案发生后,黎巴嫩民众将矛头指向了邻国叙利亚,成千上万民众走上街头,拉开了“倒叙”的序幕,叙黎兄弟般的国家关系也结束了。
然而,事态演变远远没有结束。随着联合国对哈里里遇刺案调查的深入,叙利亚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国对叙利亚制裁动武的威胁更是不绝于耳。目前,哈里里案的调查工作仍在进行。外界担心,如果叙利亚继续胆量够大,单挑美国,叙利亚成为伊拉克第二并非天方夜谭。 悬念11、禽流感会否大暴发
2005年秋冬之际,随着候鸟迁徙季节的来临,多个国家再次传出禽流感疫情。除了亚洲,欧洲国家也不再是净土一块。而更可怕的是,已经有人感染禽流感并死亡的病例。一时间,全球各国政府及民众谈“禽”色变。而科学家更是断言,如果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意味着人类可能将很难躲过这场浩劫。
预言会在2006年成真吗?不管怎样,各国政府没敢抱一丝侥幸,赶紧行动起来:储备疫苗,封杀禽类,不亦乐乎。没办法,面对禽流感,谁也别想独善其身。当然,静下来的时候,人类自身也得好好反省一下,不能仅仅为了“好那口”就自掘坟墓,真要是惹怒了大自然,后果不说也清楚。 悬念12、高油价会否击垮全球经济
2005年,世界石油价格也赶来凑热闹,一直居高不下,让全球各国患上“恐高症”。为啥?每桶原油的价格多次超过70美元,向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能源危机期间的高位冲击,这样的“高烧”会烧坏某些国家的经济血管,让它们靠发动战争来降温。
当然,值得注意之处还有,伴随油价上升,同样上升的还有全球日均原油消耗量。居高不下的油价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风险,影响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也进一步打乱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使外交活动与石油贸易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 悬念13、欧盟宪法会否再度启航
2005年5月底6月初,欧盟多个成员国对是否通过欧盟宪法进行了全民公决。但令这些成员国的政治精英始料不及的是,从法国开始,欧宪公决接连遭遇滑铁卢。问题是,面子可不要,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欧宪不能夭折。无奈之下,欧盟25国领导人6月16日晚紧急决定,各成员国不必在2006年11月以前完成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程序。
作为欧盟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欧盟宪法条约》被誉为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又一块里程碑。其接连遭遇成员国民众的否决,表明欧盟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不过欧盟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质变,这条道路还是要“走到亮”的。
徐冰川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