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金融总资产达到1.2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双双突破1000亿元
深圳金融业呈上漂亮“年报”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保费收入首破百亿大关
【本报讯】(记者王欣)2005年,作为深圳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深圳金融业拿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的年终答卷:全市金融总资产达到1.2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双双突破1000亿元。 预计2005年深圳金融产业增加值将占GDP总值9.5%左右,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近25%,提高5个百分点。由于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安全运营,深圳还被评为了全国一级金融生态城市,金融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存贷款增量双双突破1000亿
在昨天的全市金融系统年终决算会议上,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罗伯川总结了2005年深圳金融业出现的四个亮丽的“1000亿”:金融业总资产比上年增加1000多亿元;存贷款增量双双突破1000亿元,其中,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200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100亿元;深圳与内地及香港的资金流量超过10万亿元,临近年末,日清算峰值超过1000亿元,全年净流入深圳资金40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由于深圳经济活跃,金融业也呈现出极为繁荣的局面,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资金洼地”效应。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金融效益整体向好。预计2005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利润84亿元,将比上年增长15%。
2005年,深圳还成功引进了4家内资金融机构和8家外资金融机构,深圳农联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建银投资正式在深开业。
在黄金市场建设方面,2005年深圳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备份交易中心的正式开业,实现了我国与国际黄金市场在交易时间上的接轨。备份交易中心运行两个月以来,黄金累计成交量10.4吨,成交总额13.7亿元。下一步深圳将力争在交易品种上有所创新。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产业加工基地、交易基地。去年,深圳黄金珠宝行业生产加工总值占到全国的70%,黄金实物交割占全国的48%。
我市的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再上新台阶。在支付手段的创新上,深圳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票据影像处理系统;相继上线了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和新同城系统,覆盖全市、融入全国、联通香港的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已全面贯通。2005年,全市跨行资金清算总量达到20万亿元。
在信用建设方面,企业信用系统实现了全国联网,覆盖了全市近80%的企业。个人信用系统覆盖了全市600万人口,并正在与全国进行联网。
股改市值比率先突破60%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圳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后发先至,股改进度全国领先,率先完成了股改市值比突破60%的阶段性目标。在证券行业遭遇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证券监管部门迎难而上,通过改革创新使证券监管取得了突出成效。
记者获悉,截至2005年末,深圳的77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33家公司完成股改和进入股改程序,占本地上市公司家数的43.3%;股改市值约1976亿元,约占总市值的63.3%。市值比保持全国领先。
目前,深圳尚未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还有44家,绝大多数已经聘请了股改保荐机构,正在努力与非流通股股东寻求对价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圳地区将在2006年2月底之前基本完成股改工作。
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0亿
2005年是深圳保险业的“黄金年”,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效益,均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达到107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据统计,深圳保险业全年共为深圳经济建设提供了近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28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出口信用险为外贸出口提供5亿美元的风险保障。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深圳保险业的稳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日益完善的市场组织体系和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目前,深圳保险市场主体已达35家,已基本上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市场组织体系。到2005年第三季末,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0%,其业务增长速度超过市场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作者:记者王欣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