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许俏文)昨日,本报推出了全新广州人文地理历史周刊《映象广州》(详见昨日本报B5~B8版),在广大读者和文化界中都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市民还对该全新的版面献计献策。
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内多个报摊,了解到不少市民对本报新推出的版面非常感兴趣。 人民中路一个报摊的档主张姨说,早上不少买报纸的市民都留意到本报头版导读栏目中关于推出《映象广州》的提醒,一拿到报纸就首先翻到B叠寻找《映象广州》,边走边看。在东风东路的一个公共汽车站里,黄先生坐在车站的长椅上看《映象广州》。黄先生是湖南人,刚到广州工作不久。他说,自己对广州还不是很熟悉,《映象广州》这个版面非常好,可以让他们这些外地人更加了解广州,以后他也会定期关注这个版面。
对于本报推出的新版面,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卢延光说,现在社会上有不少“有知识无文化”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可能掌握了世界领先技术,但对自己民族、自己家园的历史文化却知之甚少,希望这个版面能在社会上营造出关注人文历史地理的氛围。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黄桂萍欣喜地对记者说,想不到昨天的《广州日报》给大家一个年末惊喜。《映象广州》就如荔湾的一曲晚唱,清雅,有味。新栏目的新篇章就颇有特色,以“许氏”开篇,选取了古老广州的一个典型“平民家”的故事,除了继承《广州日报》一贯的贴近读者外,还让人感觉温馨。而通过编辑手段把新开的“行走”、“人物”以及原有的“老照片”栏目统一起版式,令这个新版块充实而不孤寡。(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