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月张公祠的命运牵动着“老深圳”的心。
淹没在高楼大厦中的老祠堂独享着一分宁静。
本报深圳讯
(记者何涛通讯员梁快摄影报道)在深圳市最热闹的东门附近,隐藏着一座至今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怀月张公祠。这座不太为人所知的祠堂却是深圳岁月变迁的直接“见证人”。修建祠堂的深圳张氏族人最早在当地建立了深圳墟,成为后来深圳市的发源地。
如今,这座祠堂的命运成为了不少“老深圳”最揪心的事。由于旧城改造,老祠堂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为了能保住祠堂,当地的“老深圳”多次申请,希望将祠堂列为深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昨日,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局有关人员表示,目前怀月张公祠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材料已经送交到深圳市有关部门,很有希望能申请成功。
观老祠堂:繁华中独享一分宁静
昨日,记者在深圳市的东门老街对面的湖贝路上见到这座祠堂,整座祠堂是属于明清时候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祠堂门口石头雕刻的“怀月张公祠”几个大字非常显眼。走进祠堂的中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杜鹃花。在咫尺之遥繁华商铺的包围中,身处老祠堂却可独享一份宁静。深圳市湖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送华表示,这座祠堂就是他的先人于明代晚期所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是为了纪念湖贝村之祖张怀月所建。
在祠堂供奉着张氏祖宗的牌位和先祖的画像。张送华称,张氏先人在深圳当地建立了深圳墟,后来演变成了深圳镇,并成为了如今深圳市的发源地。这个祠堂是深圳发展的直接见证人。
老祠堂的历史:周恩来曾在此演讲
老祠堂在一些历史事件上还留下了自己的身影。深圳市罗湖区有关部门表示,该祠堂保留的建筑风格为深圳地区所罕见,是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一座古建筑。
1925年2月,广东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黄埔军校师生曾驻扎在此,开设“贫民夜校”,当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曾在此演讲。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时,在此设立了大罢工接待站,其后为省港大罢工工人纠察队深圳支队的队部。这座祠堂是大革命时期重要的历史见证文物,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这座老祠堂也给当地老深圳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当地一位74岁的张老先生表示,在建国前祠堂里面还办了小学,有小学一、二、三共3个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1942年,他就是在这座祠堂的小学里读的三年级,当时他还是班长。小时候他家离祠堂很近,当时祠堂很漂亮,他特别喜欢来这里玩。张老表示,他强烈要求能将祠堂保护下来。这是位于深圳墟的老深圳人的根。
老祠堂:有望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张送华称,按照原有的湖贝旧村的改造方案,老祠堂是包括在改造范围之内的。但此改造方案目前仍未付诸实施,老祠堂仍然面临着可能被拆除的危险。为此,当地人已经多次向深圳市有关部门申请,希望将该祠堂列入深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如果祠堂批准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愿自行掏钱进行修缮。
“老深圳”们的呼声已引起了深圳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深圳市有关部门还专门下发了做好怀月张公祠保护工作的通知。昨日,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局有关人员表示,此前该祠堂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考虑到当地改造的规划。目前,怀月张公祠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材料已经送交到深圳市有关部门,很有希望能申请成功。(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