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沙漠之舟
本报记者文烨12月24日,市有关旅游规划专家、旅游界人士、新闻单位记者及葡萄镇垌村农民,组成综合考察队,到阳朔县葡萄镇乌龙泉附近,考察当地农民最近发现的“马龙山石林”。
汽车从乌龙泉出发,经十多分钟行驶,途经芦笛水库后,便沿盘山公路往几座峰林上爬,不多久,汽车就上到一个山坳。我们下了车,两位农民向导在前面带路,沿着一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往海拔400米左右的马龙山上攀登。爬到山腰,一片星罗棋布的石林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山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霭,给这片石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石林三五成群,石林四周长满高达数米的灌木、荆刺和野藤,我们只能弯着腰,沿着山羊钻出的“隧道”爬行,不一会,我们的手上、脸上就被密密麻麻的荆刺划出血痕,衣服也被挂出一条条纱线。
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头,有的像宝塔,有的像竹笋……这里有“孔雀开屏”,有“黑熊望月”,有“复活岛石像”,有“北京猿人”,有“神仙柱”、“8字门”等景点20多个。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形态万千,惟妙惟肖,让人称奇。
向导告诉记者,他们是最近上山寻找放养在山上的山羊时,意外发现这片不为人知的石林的。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在石林中辗转3个多小时,犹如进入一座变幻莫测的大迷宫。
据桂林旅游规划专家韦海洲查阅地质资料,这里在4亿年前是一条大海沟,地处白沙断裂带边缘,经过地壳运动,海底上升形成陆地。亿万年来,经过大自然长期的雨蚀和风化,慢慢形成了这片拨地而起的石峰、石柱、石笋。马龙山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是“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
“马龙山石林”面积虽然只有约300亩,但却以荒野美、粗犷美、神奇美有别于我国其他石林,让人流连忘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