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发展观指引新征程
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2006年及“十一五”时期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指导思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舆论普遍认为,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宏伟而又艰巨,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指导思想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又是非常切合沈阳实际的,将真正成为正确指引沈阳前进的行动纲领。
如何深入理解2006年及“十一五”时期沈阳发展的目标要求及指导思想?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参与《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起草论证过程,并提出过重要修改意见的三位专家: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辽宁大学软科学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张今声,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和省市咨询委员、省委党校教授侯仰德。
三位专家一致认为,以审慎的态度,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修改论证的沈阳市“十一五”规划,贴近现实,实事求是,是全市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振兴沈阳的胆略和广大市民强烈要求改变沈阳面貌的愿望。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基本上很少残留传统体制的影响,这也是过去的几个五年计划所无法比拟的。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沈阳市2006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对此,应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首先是“我们要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全会报告在总结沈阳市“十五”时期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我们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发展模式。虽然“十五”时期沈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很严重。所以,报告里关于“十一五”时期正确处理若干重大关系的第一条就提出,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实现了20年的高速增长(日本、巴西的高速增长期都是10年左右),我们需要快发展,但问题是支撑快发展的资源能否满足?支撑跨越式发展的资源性约束较强,就要把发展的速度与资源的承受能力结合起来。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速度和产值,而是要追求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应把发展速度建立在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要把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从资本依赖式转向自主创新型
第二就是“依靠什么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科技的创新,而不是资源的投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最终取决于科技的质量。把经济增长的模式从现在的“资本依赖型”转向“自主创新型”,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十一五”期间并不能全部完成,但这是方向和路径。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引进来很多东西,但是其中肯定没有人家的最新成果,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形成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这样才会有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大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同时,当人均GDP达到1000-1500美元的转折期后,劳动力成本将提高,出口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外商投资将会减少。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了8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去年引进外资我国在世界排在第三位,这说明目前已经不是单纯地引进外资的问题了。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要把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转变为技术专利优势和知识产权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是实现振兴的两个核心。资本、劳动和技术都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目前技术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只占30-40%,所以科教兴市是振兴沈阳的根本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是“怎么样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全会报告中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城乡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这完全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在过去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这不能等于片面追求增长;过去忽视了社会的发展,现在强调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过去重视发展城市,而农村现在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全会报告还要求,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相互促进的发展,“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影响了人的生存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要求。现在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什么是“环境友好”?简单地说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互动的,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保护资源环境,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反之,掠夺资源破坏环境,就必然要受到其制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是“发展为了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其精髓所在。全会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认真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段话说得非常到位。发展不是单纯的发展,而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归根结底是由人组成的,社会进步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传统发展模式“见物不见人”,注重产值而忽视了产值背后的人。落实以人为本,不是短期能实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就业、医疗、教育、贫困人口的住房等等,全部解决好也是相当艰巨的任务。
要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
2006年和“十一五”时期,沈阳发展目标明确,任务艰巨,需要经过艰苦努力,否则很难实现。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成为带动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这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目前沈阳地区生产总值为2240亿元,只是广州的一半,要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的“第一集团”,必须要超过大连、南京、青岛等城市,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些城市也在保持着不断的增长。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
此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的任务也十分艰巨。把GDP作为主要经济指标是我们多年以来形成的模式,具有很强的惯性。因此,全会报告提到完成全年任务的保证条件,第一条就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创新发展模式,只有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提高经济质量。
尽管任务艰巨,但同时我们也有许多有利的条件。首先“十一五”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竞争的国际环境,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国内“南资北上”势头强劲,这对沈阳发展都是有利的。其次,“十一五”是沈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悬殊,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农村作为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对城市经济、国民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十一五”是沈阳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跨越奋进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开发不同的是,因为有产业基础和城市优势,振兴战略是可以在近、中期见效的。但是振兴能在哪些方面首先显效?这需要争取中央资源,并与地方优势很好结合,其中有竞争,也有合作。作为中心城市,沈阳有义务发挥集聚、扩散、辐射的作用,在东北振兴中能否发挥首位城市的作用,这是决定沈阳在竞争中地位的关键点。可以说,不论从国际、国内、中央区域经济政策来看,“十一五”期间对沈阳有利的因素都是很多的。但是这些因素也在不断的变化中,能否做好工作抓住机遇,为中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沈阳在“十五”期间的突飞猛进,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沈阳的有利条件。同时,“十五”计划的成功完成,使沈阳干部群众士气空前高涨,干劲十足,这种精神状态也是完成“十一五”任务的有力保障。“十五”之前沈阳人没有自豪感,现在沈阳人又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骄傲,应当充分认识这种优势,继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促“十一五”目标的胜利实现。本报记者刘妮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成果巡礼
用科技为“三农”服务
———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简介]该院是省政府直属的农业综合科研单位。始建于1956年,全院下设22个研究所、50余个研究专业。在职职工1680人,其中科技人员830人,高级研究人员29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9人。设有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等八个研究、检测机构,以及国家水稻、小麦、大豆、高粱四个原种基地。对水稻、高粱、大豆、特早熟棉、天然色素、高效节水栽培与旱作技术等研究,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省农科院每年承担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几十项,近300名专业技术人员长年奔波在全省各地的生产第一线。如果有人不解,是什么“魔力”让如此多的科技人员撇家舍亲,一心扎在农田地里?那么,走进省农科院,看看院党委所做的工作,听听职工们的心声,就能很快理解这其中的根源所在。
用科技为“三农”服务,是省农科院的工作目标。近年来,省农科院党组以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群众,使党风、院风和职工精神面貌得到了根本好转,涌现出一大批肯吃苦、能钻研的科研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是开展各项工作的灵魂,省农科院在工作实践中尤为感到,要把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此,院党组作为全院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的核心,成立了领导小组,提出各个时期全院创建活动的中心任务和目标,与各单位签订协议书,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解决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职工办实事,不仅增强了院党组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使职工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更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近年来,该院投资充实并完善了职工活动俱乐部、健身室、图书室和乒乓球室,成立13个职工兴趣小组,举办各种球类比赛和文艺演出。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陶冶了职工情操,更让文明健康、奋发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得以营造。
精神文明的积极创建,为科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和动力。2004年,省农科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开发(推广)课题184项,取得科研成果44项,开发推广新成果、新技术面积达3500万亩,创经济效益16亿元。连续十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机关。
[点评]科研单位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当作党组的中心任务和目标来抓,不仅构建了创建活动的新格局,形成了理论体系,而且还以此抓住了“民心”,抓出了成效,实属不易。如今,在这股文明之风的吹拂下,省农科院为“三农”服务的步伐正在加快。本报记者李莉
风景怡人的文明之园
———记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植物园
[简介]沈阳市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10月,占地210公顷,每年来园国内外游客数量为150万人次。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观赏性与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
“盛京秀色称谁最?请看如今植物园”。无论你徜徉于花间树海赏花品树,涉渡各种桥索,轻舟荡漾,还是驻足雕塑前凝思神驰,怀古抚今,植物园都会给予你新的知识、新的领悟和美的享受。许多游客来此多次可游兴依然不减,这些要得益于植物园“文明之园”的特色和魅力。
来植物园的游客大多会在“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18座古代大型神话雕塑前合影留念,游客们无不为这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园林的巧妙结合拍手叫绝。这正是植物园倡导文明风尚的一种形式:让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地球家园。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长廊、科普画廊和科普馆用各种新颖的方式,向游客介绍有关植物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植物园还对未成年人、军人、老年人、残疾人、敬老院团体等实行优惠票或免票,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农村小学翻建校舍,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
植物园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正是植物园的文明创建活动,赢得了游人的口碑和张张笑脸,这也是对植物园最好的肯定和嘉奖。植物园一直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风景区的发展规划同步进行。为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植物园开展“三爱一德”职工教育,即爱祖国、爱城市、爱旅游,讲职业道德;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和“市民公德教育”等五个系列教育活动;实施园林专业知识、英语(礼仪服务)、安全教育等内容的职工培训计划。植物园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4001环境管理体系、OH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三项”认证。现在,景区内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实行无障碍化满足残疾游客的需要,设专职人员接听投诉电话。园内有300多个中英文对照标牌、标识,全部使用环保交通工具,保卫、医疗、餐饮俱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环境清新、幽雅安全的旅游佳境。
植物园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省十佳旅游景区、省文明党委等光荣称号,并首批进入国家4 A级旅游景区行列。
[点评]作为中国沈阳2006年世园会的举办地,植物园多年扎实有效开展文明景区创建活动,以打造“文明之园”为己任,员工文明意识得到显著提高,植物园的整体建设和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报记者霍红
励精图治建新村
———记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东陵区浑河技术开发区满融村
[简介]东陵区浑河技术开发区满融村,位于沈阳市南郊,始建于1934年,村名满融意为五业皆满,民乐交融。全村现有土地面积6220亩,居民1680户、人口6580人,全部是朝鲜族,有华夏朝鲜族第一村的美誉。近几年来,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获得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省文明村标兵、省文化先进村、市红旗村党委、市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浑河南岸,有一个美丽的村庄。
现代化的环境建设,城市化的生活,这里的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东陵区浑河技术开发区满融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上,已处遥遥领先的位置。
走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村党委较早地意识到,只有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才能开阔视野。他们利用民族优势,有计划地组织出国劳务,目前全村有1200多人常年在韩国劳务,仅此一项年创收9000余万元。同时,采取请进来的战略,不断提高满融村的知名度,创建了满融工业园区,制定多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亲招商、以友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中外企业42家,其中45%是韩资企业。民俗村、乐农庄园、朝鲜族餐饮一条街等一批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建起来。去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8亿元,为国家上缴税收600多万元。
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全村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等新风尚。村里制定了《满融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点》、《满融村创建文明村活动方案》和《村规民约》等,先后开展了“城乡共建”、“环境整治”、“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创建活动。采取城乡共建、民营企业、村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式,筹集改造资金3800多万元,修建了标志性村门,1200延长米的中心景观路,7000延长米的环村路等;新建27栋农民住宅楼,60%的村民住上了楼房。村文化广场上修建了凉亭,安装了音响和健身运动器材,每天都有成群的村民到文化广场健身、休闲、娱乐。为此,满融村被评为全市“百村环境整治”的标兵村。
[点评]满融村“两只手都硬”的经验说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与物质文明建设融为一体的。村党委牢记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带领广大村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这样,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越走越宽。本报记者杜争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