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咱这暖棚投资5万元,贷款仅8000元。春节时,咱的棚菜就能上市。”1月1日,辽中县养士堡乡菱角泡村农民刘全中,在两栋暧棚中忙得汗流夹背。在全市像他这样自己投资建设冷暖棚项目有15029个,合计总投资约5.47亿元。 据了解,2005年全市农民共投资建成富民小区1102个,农民的个人投入达20亿元。
据辽中县农牧局负责人介绍,辽中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把抓结构调整,构建农业产业结构新格局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富民小区建设取得新发展,全县新建富民小区231个,其中已建成121个,在建110个。辽中县养士堡乡菱角泡村农民白聚荣说,他在2005年建成3个暧棚,投入7.5万元,其中贷款1.2万元,安装了卷帘机等。
记者在苏家屯区了解到,这个区的富民小区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项,最多的人均增收6700元。永乐乡在2002年以前只有300栋大棚。2005年,温室大棚、冷棚达到4976栋,全乡农民户均温室1栋。平均栋销售收入1.6万元,栋利润1.3万元,富民小区年销售额达7960万元,利润6468万元,人均收入4230元。富民小区的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63%。互助村是永乐乡富民小区建设的排头兵,现已发展温室1343栋,人均占有温室1.02栋。2005年平均栋销售额14400元,平均栋利润11000元,仅温室葡萄的人均收入就超过万元,靠种植业提前实现8000元的小康目标。
据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农民投资建成富民小区1102个,农民的投入达20亿元。目前,全市累计新发展的种养富民经济小区3237个,小区村1099个,小区村占全市行政村的61.7%。(赵永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