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望军旅文学的前行步履,它总是或明或暗地与时代要求进行对位,不如此,它便不能在风流竞逐的当代文苑中与日俱新、别开生面。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确实面临着一个“消费主导”的“图文并茂”的全新生态圈,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军旅文学在调适中重新定位,在定位中寻找突围,逐渐尝试和践行着主旋律的多样化、生活化、艺术化,从而使军旅文学以更加雄壮、激越、嘹亮而又不失优美高雅的声音汇入了一个时代的合唱。
春到江南花自开:“奖”台上的军旅文学
2005年的军旅文学,首先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两项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相继于五、六月份在深圳和乌镇颁奖,而军旅作家多有斩获——散文集《大河遗梦》、短篇小说《驮水的日子》和《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获得鲁迅文学奖;徐贵祥和柳建伟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分获茅盾文学奖。虽然说上述作品都并非创作发表于2005年,但它们同时获奖于2005年,既是巧合,也更具象征意味——象征着走过转型期进入新世纪的军旅文学的新收获。它们在当前多元杂语的文化时代,对如何回视革命历史,如何回归传统文化,如何把握当下生活,如何葆有军旅文学的品格、风骨并持续对社会发生导向和牵引作用等诸多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而响亮的回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茅盾文学奖”——从五年数千部长篇中选出五部,真真是“千里挑一”,而军旅作家五分天下占其二,何等不易!此其一。其二,徐贵祥、柳建伟都刚过不惑之年,富于青春和活力。他们继魏巍(《东方》1982)、刘白羽(《第二个太阳》1988)在上个世纪摘得“茅盾文学奖”后,再度联袂获奖,它宣示着一代代军旅作家之间的薪火相传。同时,它又标志着继老一代军旅长篇小说家之后,新一代中年军旅长篇小说家的创作已经趋于成熟。
200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宏大背景下,形成了以军旅长篇小说为龙头的繁盛景象。像大纵深反映全民族抗战的长篇小说《八月桂花遍地开》,视角更开阔,思考更深沉,故事情节更加云谲波诡,人物关系更加扑朔迷离,而在吊诡奇异的人物命运和故事走向的背后,作家着意开掘的却是民族文化的根性,凸显了作家创新求深的努力与追求。此外,本年度内推出的抗战题材的长篇还有张者的《零炮楼》、阎欣宁的《中国爹娘》、丁旸明的《悲日》等,它们互为唱和,各具精彩。
花影隔墙暗香来:影像里的军旅文学
毋庸讳言,随着读图时代的推进,影视传媒成为新宠和强势,传统意义上的纸传媒文学遭遇“冷处理”和边缘化,但它带给一部分军旅作家的应激反应是“跃然纸外”、“突出重围”,或出让改编权,将小说径自改为影视剧本,或同时“套写”,或干脆先写影视剧本后写小说,互为拉动(应该说,小说与影视出于市场考虑的联姻,有如双刃剑,其利弊有待细分,此处略而不论)。迅速在荧屏上夺得半壁江山,再次显示了军旅作家的快速反应能力。配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热播不衰并持续走高的两部军旅电视剧均改编自同名小说,一为《历史的天空》,二为《亮剑》。
苛刻而论,电视剧《亮剑》比小说减损了很多锋芒,但换一角度看,李云龙的亮剑精神、英雄气概不如此剑走偏锋、推到极致,就可能不会如此打动人,感动人,振奋人,震撼人。今天人人看《亮剑》,争说李云龙,固然跟纪念抗战的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李云龙那中国夏伯阳式的个性魅力与英雄气质投合了当今物欲社会中的人心世态。本年度引人瞩目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荦荦大观,仅八一电影制片厂就连续推出了《八路军》、《抗日名将左权》、《英雄杨靖宇》、《新敌后武工队》等,篇幅有限,此处就不一一论列了。值得一提的是,军旅电视剧创作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越来越多的实力派作家加盟其中,你追我赶,此起彼伏,好一派热闹景象。与电视剧相映成辉的是在电影银幕上,军旅作家也出手不凡且屡屡蟾宫折桂。仅八一电影制片厂而言,继2002、2003年《冲出亚马逊》和《惊涛骇浪》先后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之后,本年度《太行山上》再捧金鸡,编剧陆柱国还因此获得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如果再加上剧作家孟冰的话剧《黄土谣》、周振天的歌剧《赤道雨》2005年度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军旅文学(艺)真可谓“无处不飞花”。
花木成畦手自栽:期待中的军旅文学
多年来,温亚军执着地在军旅短篇小说领域默默耕耘,负箧前行,他将自己创作的精神根系扎入西北高原广袤的土壤之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人物生动、细节真实、语言细腻、意境开阔苍凉,故事情节被作者在现实与浪漫的两极中处理得去留随意、收放自如。《驮水的日子》就是一个扎实而不乏空灵,沉重而不乏精致的好短篇。但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是,鲁迅文学奖包括长篇小说以外的七种文学体裁,本届军旅作家在中篇小说、诗歌等门类中却首次铩羽而归,而中篇小说、诗歌历来是军旅作家的强项。《驮水的日子》的形只影单和上个世纪80年代军旅中短篇小说红火闹猛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也许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读图时代中短篇小说这种小型文体的整体衰落;但越是在这种功利的经济时代,为军旅文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计,就越需要注意多种文学体裁之间的生态平衡,注意创作队伍的梯次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囿于我的孤陋寡闻,近年来军旅中短篇小说给我留下印象者大体不过有海军青年作家王进康反映水兵守礁生活的系列短篇,有一种海水的咸味和劲道,清新而严峻,抵近了士兵的生存本相;还有武警青年作者流云紧密跟踪当下军营生活的系列中篇,颇有青春飞扬之势,读来明丽阳光。而除此之外,即便在军旅文学期刊上,新人佳作也甚为寥落。一方面是早年出道的名家的中短篇新作难得一见,一方面是具有冲击力的新人新作也如凤毛麟角。对前者而言,主攻方向已转入长篇小说(影视);对后者而言,确实多数技巧生涩,语言稚嫩,底蕴不足。显而易见,中短篇队伍的后继乏人,推而广之就是军旅作家队伍的后继乏人。长、中、短篇发展的失衡,已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与此相关的还有文艺理论批评队伍问题,甚至比之中短篇队伍后劲不足之现状还更加不堪。环视四围,悚然望见当年与军旅文学创作队伍旌旗相望、鼓角相闻的那一支军旅文学评论队伍也已风流云散,个别坚持者也是茕茕孑立、独木难支,后来者则渺渺难寻。前军既已散,后继又乏人,军旅文学理论批评危矣哉。这与今日军旅文学急需理论导向和鼓劲加油的现实需要相去何远,隔膜何深。因此建议,对军旅文学评论的振兴不能光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是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鼓励措施以凝聚军心、重振旗鼓;二是加紧培养和使用新人以形成梯队,保持后援;三是合理发挥现有理论阵地的作用,逐步恢复并健全交叉、立体、纵深、全面的军旅文学理论批评格局,最终形成创作与批评两个轮子一起转的良性互动局面,将新世纪的军旅文学车辚辚、马萧萧地共同推向前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