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年第一天的晚上,一名精神异常的年轻女子流浪到张店一社区里,为了防止这名女子在雪地里冻坏,记者和热心居民纷纷来帮助她。然而,根据有关规定,这种精神异常的流浪者必须经过治疗后救助站才能接收,但精神病医院却因为没有监护人同意不敢收治,精神异常的流浪者遭遇救助法律空白。最后,淄博市救助管理站临时收留了这名女子。
这名女子无家可归
“记者同志,您的努力有结果吗?”1月1日19:00,记者看着手机上的短信,心急如焚。
2006年1月1日,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张店华泰小区的居民郭先生致电本报,希望能联系相关部门,救助那里的一名流浪女。
郭先生告诉记者,这名年轻的流浪女一早就在他们楼下的垃圾池旁边,精神恍惚,似乎受过刺激,“现在天寒地冻,很难说她能不能熬过今晚。”
民警为她出警4次
“请问,是110指挥中心吗?我是鲁中晨报的记者,有个年轻的女子露宿在华泰小区。目前,有几名热心居民在守护着她,你们能不能派人过来看一下?”1日20:30,记者赶到华泰小区后,立即将此情况向警方反映。
很快,一辆警车驶进小区。“你看我们为了这个女子,24小时内出了4次警了。今天中午我们来的时候,她看到警车,不知为什么跑上来就敲打车窗……”根据这名女子当时的情况,贾庄派出所民警建议把她送到救助站。
“我刚才联系过救助站,”记者说,“据工作人员介绍,像这种情况需要先送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治疗。”
“那怎么办?”一位居民问道。
向居民讨过火烧
“你叫什么名字啊?”记者问这名女子。
“我没有名字。”这名女子操南方口音,思维混乱。据周围居民说,这名女子的英语非常流利。
“今天12:00,我在单元门口碰到她。”3单元的郭先生给儿子买火烧回来,被她堵在单元门口。
“好吃,好吃。”当时这名女子指着郭先生手里的火烧傻笑。
郭先生察觉到她精神可能有点问题,于是就说:“那我送给你这个火烧吧?”
“好啊,好啊。”那女子接过火烧,指着郭先生另外一只手里拿的榨菜,“那个……”
“你要榨菜?给你。”郭先生把榨菜递给她。
很多居民对这名女子非常关心,“当时她穿得非常单薄,不知是哪位好心人给她送来了一件大衣。”
“真可怜,我去给她拿点吃的。”一位居民说。
很快,这位居民从家中给她端来了热腾腾的稀饭,还拿来了两个热火烧。
“嘻嘻……”这名女子喝了热稀饭,脸上露出笑容。
救助站暂时安身
“不能让她在这里,这么冷的天,真冻出了事,怎么办?”一名居民说道。
“我们现在回家吧?”记者问这名女子,“给你找个睡觉的地方,好不好?”
“我不去,我就在这里。”这名女子不肯走。
23:00左右,本报另外3名记者驾车赶到现场。
“我联系一下医院,这种情况只能让专业人员来把她接走。”一名记者说。
“不行啊,现在医院赶不过来,再说她没有监护人,医院也不敢收啊。”得到医院的答复后,我们一时一筹莫展。
“跟姐姐回家吧?好不好?”一名女记者轻轻地拉着这名女子的手问道。
“好啊,我们走。”感觉到女记者手掌的温暖,这名女子终于同意了。
看到事情有了转机,居民们非常兴奋,“那赶快把她送到救助站!”
在众人的努力下,1月2日0:00许,这名女子终于坐上车,前往救助站……
谁知道她的身份?
1月2日早上,淄博市救助管理站的宋兴龙站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像她这种情况,救助站按规定是不收的,因为要先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治疗之后才能送到这里。”宋站长说,“但是她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才把她留下来。”
“但没有监护人,医院不收怎么办?”记者问道。
“就像这种流浪的精神病人,确实是个社会难题。我们可以尽量延长她在这里滞留的时间,但还是要先找到她的监护人才好。”宋站长说。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没有监护人医院不肯收,但流浪者哪里会有监护人跟随呢?
“饿了吧?吃点馒头吧。”在救助站,一名记者问这名女子。
“你也吃,要不我就把盘子扔了。”这名女子说。
“好啊,我吃了你一定要吃啊。”一名记者吃了口这名流浪女递过来的馒头(右上图)。
“好,我们一起吃。”这名女子高兴起来。
记者几经努力,了解到这名女子是四川成都人,曾经在潍坊安丘滞留过。
救助站的齐涛主任告诉记者,如果能够联系到这个女子的家人,救助站会派出专车将她送到目的地。
记者马上又把线索反馈给了贾庄派出所,民警正在努力寻找这名女子的亲属,但目前线索比较少。了解这名女子情况的市民请拨打0533-3585000与本报联系,帮助她尽快找到亲人。(文图/记者李波桑拥军 孙玲玲)(a9) |
|
|